原中央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
宋漢良(1934―2000),1934年10月生,浙江紹興人;195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6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6月畢業於西北大學地質係,1954年至1966年曆任新疆中蘇石油公司地調處實習員,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調處地質員、隊長;地調處地質研究室專業組組長、地質師,地調處區域勘探研究室主任;油田研究所代黨委書記兼政治處主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質處副處長、處長;局副總地質師、副局長等職;1983年至1985年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1985年至1995年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兼新疆軍區第一政委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第一書記、第一政委)。
宋漢良同誌是中共第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中共第十三、十四屆中央委員,第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
2000年10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6歲;宋漢良同誌去世後,江澤民、李鵬、朱�F基、李瑞環、胡錦濤、尉健行、李嵐清、吳 邦國、遲浩田、羅幹、薑春雲、溫 家寶、曾 慶紅和王恩茂、賽福鼎ⷨ𞥉孜、鄧立群等同誌以不同方式對宋漢良逝世表示哀悼,對其家屬表示慰問。
在近50年的革命生涯中,宋漢良同誌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偉大事業忠貞不渝,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他熱愛新疆,心係各族人民,為新疆石油工業的騰飛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為新疆的團結穩定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傾注了畢生的心血。
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 卓越的石油地質學
宋漢良同誌1954年6月從西北大學地質係畢業後,抱著為祖國石油工業獻身的精神,毅然來到新疆,曆任新疆中蘇石油公司地調處實習員,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調處地質員、隊長,地調處地質研究室專業組組長、地質師,地調處區域勘探研究室主任,油田研究所代黨委書記兼政治處主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質處副處長、處長,局副總地質師、副局長等職,參與並領導了1975年的烏爾禾係勘探會戰,1979年的百口泉會戰和夏子街勘探會戰,主持製定了準噶爾盆地“五五”、“六五”勘探規劃,一舉扭轉了長期以來形成的儲采失衡的問題。他堅決貫徹黨的方針政策,解放思想,發揮科學技術第一生產力的作用,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積極延攬人才,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把石油勘探領域擴展到準噶爾盆地東部、腹地和塔裏木盆地,特別是對準噶爾盆地西北緣克烏大斷裂構造含油模式的提出,稠油資源的勘探和開發、準東油區勘探和沙漠腹地地球物理勘探等方麵,具有創新精神和獨特的理論見解,為克拉瑪依油田石油地質儲量和原油產量長期持續增長,為新疆石油工業的騰飛與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從1983年4月起,宋漢良同誌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副主席。他堅決貫徹黨的十二大精神,按照自治區的統一部署,積極推進新疆的科學技術事業,大力開展科技體製改革。狠抓企業的技術改造和安全生產,著力抓好能源、交通和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重視加強科技隊伍建設,發揮科技人員作用。
他親自主持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劃“加速查明新疆地質礦產資源的綜合研究”的305項目,碩果累累,開創了新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和科研產業化的新局麵。
1985年10月至1995年12月,宋漢良同誌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在這期間,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定不移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為新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為黨的建設和新疆的穩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他根據黨中央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緊密結合新疆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提出了一係列有指導意義的戰略構想和工作方針。他大力加強農牧業的基礎地位,積極推進農村各項改革,堅持不懈地進行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不斷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建立了糧、棉、糖和畜產品生產基地;提出了“依靠行業主力,依托社會基礎,統籌規劃,共同發展”的方針,使地方與石油部門協同發展,為進一步發揮資源優勢創造條件;提出了“全方位開放,向西傾斜”和“內聯外引,東聯西出”的方針,對外開放打開了新的局麵,橫向經濟聯合日趨活躍。在他為班長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的領導下,經過各族人民的團結奮鬥,自治區的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國民生產總值、城鄉人民收入都翻了一番,地方財政收入翻了近兩番,建設步伐明顯加快。農牧業連續獲得豐收,農畜產品大幅度增長,人均占有糧、棉、畜數量躍居全國前列,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和生產能力有了較大提高。重點建設取得巨大成就,基礎設施得到加強,北疆鐵路、蘭新複線、獨山子乙烯、瑪納斯電廠、西蘭烏光纜、黑孜爾水庫、烏魯瓦提水利樞紐等一批交通、能源、通信、水利等重點工程的相繼開工或建成,為自治區經濟的持續發展增添了後勁。他始終注意抓新疆教育科技等事業的發展,積極穩妥地進行教育、科技等各項改革,組織實施“科技興新”戰略。
宋漢良同誌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他堅持調查研究,走群眾路線,積極倡導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善於聽取群眾意見,關心群眾疾苦,他善於總攬全局,統籌協調,抓住重點。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民主集中製原則,堅持黨性,不計個人榮辱,顧全大局,注重搞好班子和各民族幹部之間的團結。他為人正派,光明磊落,嚴於律己,作風民主,平易近人,謙虛謹慎,尊重和關心老同誌。他忠實履行黨的宗旨,具有強烈的革命事業心和政治責任感,對工作高度負責,忘我工作,嘔心瀝血。他注重實踐,不尚空談,勤奮好學,善於接受新事物,富於改革創新精神。宋漢良同誌生活儉樸,克己奉公,一塵不染,從不以權謀私。他堅持以身作則,反腐倡廉,艱苦樸素,嚴格要求家屬及身邊工作人員,始終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和人民公仆的本色。他熱愛新疆,心係各族人民,真誠為新疆各族群眾辦實事,為新疆的團結穩定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傾注了畢生的心血,他長期超負荷工作,積勞成疾。他在生病和重病期間,始終關心和關注著新疆的穩定與發展,始終熱愛和眷戀著他為之奮鬥和奉獻一生的新疆大地。宋漢良同誌是《新疆石油地質》創刊人,他為期刊的發展製定了正確的方向,他在生病和病重期間,仍念念不忘期刊的發展,勉勵編輯部人員既要發揚艱苦奮鬥、默默奉獻的精神,又要勇敢地麵對市場經濟的大潮,闖出一條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辦刊道路。
在50年的革命生涯中,宋漢良同誌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偉大事業堅貞不渝,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不愧是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
宋漢良同誌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奮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優秀兒女,他的革命精神和光輝品格永遠銘記在新疆各族人民心中。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