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盤後,迎來利好消息!
12月30日下午,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教育部、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等六部門發布《關於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到2029年,數據產業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15%,數據產業結構明顯優化,數據技術創新能力躋身世界先進行列,數據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大幅提升,催生一批數智應用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湧現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據企業。
具體措施方麵,指導意見提出,做強數據技術企業,培育一批麵向數據采集匯聚、計算存儲、流通交易、開發利用的技術創新型企業;支持企業麵向數據流通交易提供專業化服務,重點圍繞業務谘詢、交易撮合、合規服務、金融服務等方麵,培育一批數據服務企業,發展數據流通交易新模式新業態。壯大數據基礎設施企業,重點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據基礎設施企業;支持企業圍繞工業製造、現代農業、商貿流通、金融服務、綠色低碳等行業領域,打造一批“數據要素X”典型場景,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
投資機會方麵,有券商分析師指出,近年來,我國數據戰略布局不斷演進,相關政策持續出台,有望充分釋放企業數據資源價值,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持續高質量推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數據產業鏈擁有萬億廣闊空間,在政策、技術、供需等因素共同支撐下有望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AI Infra、數據要素、信創三大產業趨勢有望成為核心方向。
六部門重磅發布
數據產業,又迎來重磅支持政策。12月30日,國家發改委、國家數據局、教育部、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等六部門發布《關於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其中提出,優化產業發展結構。麵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圍繞數據領域核心技術突破、資源體係構建和數據基礎設施建設等,組織實施一批補短板、強基礎、利長遠的重大工程,實現數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把握數據產業變革趨勢,麵向數據采集、存儲、治理、分析、流通、應用等關鍵環節,加快培育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推動各類業態協同發展,提高數據產業生態塑造能力。
鼓勵有條件的行業龍頭企業、互聯網平台企業設立數據業務獨立經營主體,支持數據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促進集約化、規模化發展。大力培育創新型中小數據企業,支持向專業化、精細化發展,引導龍頭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數據、算法、算力等資源使用便利。加強產學研用協作,打造數據產業創新聯合體,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產業鏈上下遊協同創新的生態體係。
支持企業依法依規對其合法獲取的數據進行開發利用,培育一批貼近業務需求的行業性數據資源企業。鼓勵企業間按照市場化方式授權使用數據、共同分享收益,推動企業跨行業發展。
支持企業加大創新投入,培育一批麵向數據采集匯聚、計算存儲、流通交易、開發利用的技術創新型企業,重點支持原創性引領性數據科技創新發展。
支持企業麵向數據流通交易提供專業化服務,重點圍繞業務谘詢、交易撮合、合規服務、金融服務等方麵,培育一批數據服務企業,發展數據流通交易新模式新業態。
發展數據安全企業。支持企業麵向數據大範圍、高速度、高通量流通的發展趨勢,研發智能化數據安全產品,大力發展數據可信流通技術,培育一批滿足高水平動態安全需求的新型數據安全企業。壯大數據基礎設施企業。支持企業麵向數據安全可信交換、高效流通利用,創新基礎設施服務解決方案。聚焦一體化算力、公有雲、低代碼平台,以及可信數據空間等數據流通利用基礎設施,重點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據基礎設施企業。
推動政府部門、行業龍頭企業、互聯網平台企業開放場景,激發數據應用創新活力。支持企業圍繞工業製造、現代農業、商貿流通、金融服務、綠色低碳等行業領域,打造一批“數據要素X”典型場景,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服務產業轉型升級。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鼓勵企業參與政務數據應用創新,助力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促進數據資源、應用場景、數據企業、數據產業集聚。支持企業麵向人工智能應用創新,開發高質量數據集,大力發展“數據即服務”“知識即服務”“模型即服務”等新業態。
麵向數據高效流通利用,統籌推進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布局建設,構建泛在可及、智能敏捷、協同高效的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支持企業結合應用場景,推進安全可信的數據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數據基礎設施相關標準研製,逐步形成可推廣複用的技術方案和實施規範,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機構看好數據產業投資機會
2024年初以來,我國數據戰略布局不斷演進,相關政策製度密集出台。
1月4日,國家數據局等17部門聯合印發《“數據要素X”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旨在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賦能經濟社會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2026年底,數據要素應用廣度和深度大幅拓展,在經濟發展領域數據要素乘數效應得到顯現,數據產業年均增速超過20%,場內交易與場外交易協調發展,數據交易規模倍增,推動數據要素價值創造的新業態成為經濟增長,數據賦能經濟提質增效作用更加凸顯,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量。
9月份,國家數據局印發《關於促進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和《關於促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征求意見稿)》,推動企業充分發揮數據要素新動能;10月份,國家數據局印發《公共數據資源授權運營實施規範(試行)》(公開征求意見稿),進一步構建更加完善的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體製機製。
10月9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這是中央層麵麵向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定規則、把方向的首個頂層設計文件。意見提出了兩個階段的目標:到2025年,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製度規則初步建立,資源供給規模和質量明顯提升,數據產品和服務不斷豐富,重點行業、地區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取得明顯成效;到2030年,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製度規則更加成熟,資源開發利用體係全麵建成。
12月25日,國家數據局、工信部、國務院國資委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企業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旨在充分釋放企業數據資源價值,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意見特別提到,鼓勵企業參與共建城市可信數據空間,圍繞智慧交通、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商圈、數字鄉村等重點場景,深化公共數據和企業數據融合應用,賦能城市治理、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據了解,數據一般分為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個人數據三個方麵。此前,關於加快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已經印發。此次發布的意見事關企業數據開發利用,進一步完善了我國不同類型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政策體係。
華金證券指出,數據要素持續布局,有望持續健全企業數據權益實現機製,更好地培育企業數字化競爭力,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表示,我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迅速。根據國家工信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數據,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20%,2022年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到904億元,2025年將突破1749億元。據中國信通院測算,2023年我國數字經濟貢獻度為2.05%,較2022年增長0.99pct。
中信建投稱,隨著國家數據局的成立,各頂層政策正在不斷落地中,數據資產入表正有序推進。前期關注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情況,後續企業數據也有望進入到數據要素市場參與流通,數據的價值有望進一步激發。建議關注有優質數據資源的企業以及能夠深度參與數據交易流通等關鍵環節的企業。
近日,也指出,數據產業鏈擁有萬億廣闊空間,在政策、技術、供需等因素共同支撐下有望迎來新一輪高速發展,AI Infra、數據要素、信創三大產業趨勢有望成為核心方向。投資策略方麵,國內數據產業鏈仍處於發展初期,當前AI Infra、數據要素、國產化信創三大產業趨勢驅動下,數據產業鏈有望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預測數據庫、數據平台、基礎數據服務三個核心環節的需求彈性顯著,有望率先受益於需求擴增打開市場空間,分別梳理投資主線:
1)數據庫:傳統關係型數據庫為信創核心品類,政策和資金支撐下具備較高彈性;
2)數據平台:大數據平台向“數據+AI”平台演進,生成式AI驅動各領域行業模型落地,帶來大量訓練和管理需求打開市場空間;
3)數據資源服務:生成式AI帶來迫切數據需求,多模態趨勢打開行業天花板,海外相關領域景氣度較高,國內與數據要素有望形成共振實現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