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供給受限價格保持強勢 國產大豆市場短期利好明顯
- 编辑:5moban.com - 18原標題:供給受限價格保持強勢 國產市場短期利好明顯 來源:種業商務網
進入2025年以來,國內豆粕期現貨市場漲勢不斷,春節後繼續震蕩上行。截至2月28日,豆粕現貨價格3716元/噸,較1月上旬低點累計漲幅近30%,豆粕期貨價格近月合約(2503)收盤價3488元/噸,較2024年12月價格最低點累計上漲29.3%。水漲船高,下遊豆粕價格大幅上漲,為國產大豆壓榨帶來盈利窗口期,大豆市場價格明顯回升。那麽,豆粕價格的強勢能否持續?後期對國產大豆行情的利好影響如何把握?
本輪豆粕價格上漲,除了飼用需求保持高位外,主要是受供給麵多重因素推動。
一是一季度大豆進口量預期下降。一季度是我國大豆進口淡季,進口量往往處於全年最低水平,今年進口量受巴西大豆上市推遲等外部因素影響,低於去年和常年同期水平。據卓創資訊估計,2025年一季度進口大豆量約為1800萬噸,同比下降約3%,低於過去9年的均值水平,其中2—3月的預估到港量不足1000萬噸,為過去9年次低水平。進口大豆是國內豆粕的主要原料來源,大豆進口收縮預期使得市場看漲豆粕的情緒日益高漲。
二是豆粕庫存處於近年來低位。節後豆粕價格高企導致企業備貨意願不強,飼料企業豆粕庫存天數普遍縮短在10—15天左右,低於往年同期的20天左右。加上一季度國內主要油廠或因大豆到廠延遲采取停機檢修策略,豆粕產量預計明顯下降。據卓創資訊監測,截至2月14日當周,國內重點企業豆粕庫存僅40.9萬噸,遠低於去年及五年均值。預計一季度豆粕庫存持續消化,豆粕現貨供應呈偏緊態勢。
三是替代品價格震蕩上漲。2月20日,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召開對加拿大油菜籽反傾銷調查意見的陳述會,將結合調查數據進一步分析加拿大油進口是否構成傾銷及是否對中國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由於目前尚未給出最終結果,後期油菜籽供應不確定性導致菜粕價格呈現偏強走勢。2月28日,菜粕主力合約(2505)收盤價格2579元/噸,較2025年1月初累計上漲7.1%。從進口看,去年11月、12月油菜籽進口量環比分別下降16.0%和14.8%,根據船期預測,今年1—2月國內油菜籽進口量也將處於較低水平,這將使得後期菜粕產量下降。作為豆粕替代品,菜粕供給趨緊也對豆粕價格形成利好支撐。
國產大豆迎來壓榨盈利窗口期,東北地區油廠普遍開工,紛紛提價收購。
國產大豆常年以食用為主,用於榨油的數量較少。近期下遊豆粕價格強勢上漲,讓國產大豆特別是高油、中低蛋白大豆壓榨加工有利可圖。按照當前豆粕、價格,黑龍江本地油廠收購國產大豆加工飼用豆粕,每噸利潤達200元以上,即使在內蒙古東部地區,收購壓榨國產大豆也有每噸100元左右的利潤。這使得東北地區大豆壓榨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普遍提高了開工率,紛紛提價收購國產大豆,也帶動了豆製品加工企業收購國產大豆的積極性,部分農戶抓住售糧時機積極售糧,大豆購銷市場量價齊升。據市場機構調度,目前黑龍江大豆銷售進度80%左右,內蒙古大豆銷售進度70%左右,均快於上年同期。據了解,2月27日黑龍江嫩江、訥河、北安等地40%蛋白以上的大豆收購均價已達到每斤1.96—2.10元,部分高蛋白商品豆價格回到了每斤2.2元以上,比春節前每斤累計上漲了6—8分;中低蛋白大豆價格出現了久違的連續上漲行情,38%蛋白大豆收購均價為每斤1.9-1.92元,比春節前每斤累計上漲了7—9分。華北黃淮產區大豆價格也穩中有升,河南周口、商丘地區的大豆收購均價為每斤2.23—2.28元,較節前上漲6—9分。
在國產大豆現貨價格全麵上漲的同時,期貨價格也震蕩上行,反映了積極看漲的市場預期。2月27日,大連商品交易所期貨近月合約(2503)收盤價4167元/噸,環比漲2.8%,為2024年9月14日以來最高值。
短期國內大豆市場供給偏緊,中期仍需防範下跌風險。
據市場機構估計,當前東北產區餘糧約2—3成,南方產區約1—2成,後期國產大豆糧源有限。進口大豆方麵,巴西大豆集中到港時間節點後移,美國農業部(USDA)展望論壇預計,2025年美國大豆種植麵積8400萬英畝,低於去年的8710萬英畝。上述因素均對短期國內大豆期現貨市場形成支撐。但全球大豆供需格局依舊寬鬆,隨著3月底巴西大豆進口到港增加,國內大豆市場供給可能恢複寬鬆局麵,大豆及豆粕價格均存在一定下行壓力,建議東北地區油廠抓住窗口期多收購多壓榨國產大豆,也提醒廣大農戶順勢售豆、落袋為安。
作者: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王禹
(轉自:種業商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