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4 17:17:32源自:本站作者:PB2345素材网阅读(14)
轉自:21世紀經濟報道
高位盤旋,礦企籌謀變陣,迎接黎明。
2月24日,內蒙古百億市值金屬礦企興業銀錫(000426.SZ)披露全資子公司對外投資進展公告。
據悉,興業銀錫全資子公司興業黃金(香港)礦業有限公司(下稱“興業黃金香港”)第三批認購澳大利亞上市公司Far East Gold Limited(下稱“FEG”)增發股份2391.73萬股普通股已完成交割。
這是興業銀錫的首個海外項目,也意味著中國礦企出海再下一城。
自2024年以來,黃金價格飛升,黃金礦企們紛紛出海增儲。包括紫金礦業(601899.SH)、山東黃金(600547.SH)、銀泰黃金(000975.SZ)等礦企累計豪擲上百億元出海“淘金”。
這一變化背後,是黃金行業正在經曆新一輪變革。受國際地緣政治、宏觀經濟因素影響,國際金價迭創新高,黃金產業鏈消費結構出現明顯變化。黃金投資類需求持續大幅走高,而黃金產量卻未出現大幅增長。
在此背景下,出海成為黃金礦企們突圍的必選項。
“入主”澳大利亞勘探公司
興業黃金(香港)並購是中國黃金礦企出海的典型案例。
成立於2020年的FEG是一家澳大利亞上市公司,該公司專注貴金屬及初級金屬資源勘探及開發。
興業黃金(香港)斥資千萬澳元海外並購的背後,是FEG旗下大量的貴金屬礦產資源。
記者梳理FEG官網及公開資料獲悉,該公司主要礦區集中在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兩大產區。
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中部德拉蒙德盆地和康納斯弧地區,FEG布局了三個礦業項目。FEG公布數據稱,德拉蒙德盆地曆史上生產了超過450萬盎司的黃金,已知的黃金稟賦總額超過750萬盎司。
通過收購、勘探和開發,FEG還有位於印度尼西亞Sunda Magmatic Arc的三個采礦項目和一個位於印度尼西亞巴布亞地區的項目的商業權利。
在FEG公布的數據中,其坐擁153.6萬盎司黃金和1.9億磅銅的JORC資源。
可以明確的是,該筆交易會為興業銀錫大幅增加有色金屬儲量。
而興業銀錫如此堅定,或是因其相信,未來貴金屬市場長期依然走俏,金屬儲量也會成為高景氣市場周期中的“一張船票”。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近兩年,該公司多次出手收購礦企股權。
2023年5月,該公司作價2.8億元收購博盛礦業70%股權。
2024年12月,興業銀錫以23.88億元收購亞洲第一大銀礦——赤峰宇邦礦業有限公司85%股權。
拋開其他因素不談,僅宇邦礦業一筆收購,興業銀錫的保有儲量將增至2.45萬噸,占國內總儲量的34.56%,占全球白銀儲量的4.46%。
得益於有色金屬價格走強以及主力礦山產能釋放,興業銀錫2024年淨利預增四至七成,創上市以來最佳年度業績。
興業銀錫的“並購加速度”,本質上是黃金礦企們的“儲量博弈”。
麵對有限的產量與無限波動的市場需求,子彈越多,空間越大。要麽站在儲量的製高點等待市場紅利光臨;要麽耗盡手中儲量,眼睜睜看著行業周期溜走。
對於並不差錢的多數礦企而言,前者顯然是更佳的選擇。
中國礦企的“黃金版圖”
2024年以來,中國黃金礦企在全球範圍內的儲量爭奪更為激烈。
熱衷買礦的紫金礦業身影遍布全球。包括南美洲的羅斯貝爾金礦、奧羅拉金礦、武裏蒂卡金礦、阿瑞那銅金礦,大洋洲的諾頓金田和波格拉金礦,以及中亞地區的左岸金礦和吉勞/塔羅金礦。
2024年,紫金礦業分別收購位於秘魯和加納的兩處金礦。
同年2月,山東黃金控股子公司銀泰黃金宣布,擬以約3.68億加元(約合19.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加拿大礦企Osino Resources Corp。
2024年5月,招金礦業宣布,招金資本成功實施了對澳大利亞上市企業鐵拓礦業(TiettoMineralsLimited)的全部已繳普通股的要約收購。最終,招金資本在目標公司中的投票權達到90.72%。
據其2023年10月5日在澳交所披露的阿布賈金礦的礦山排產計劃,阿布賈金礦的證實及概略礦石量估計為3670萬噸、黃金品位為1.15克/噸,金金屬量為136萬盎司。
今年1月,山金國際稱,Osino Resources Corp的主要資產,位於納米比亞的Twin Hills金礦項目已經完成了建設用地的購買,尚未正式投產。該項目位於納米比亞,毗鄰南非。
包括中國黃金集團、赤峰黃金等國內大型黃金礦企也先後開啟出海布局計劃。
中國黃金協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大型黃金企業(集團)發展總體向好,境內礦山礦產金產量103.450噸,占全國的比重為49.33%。前三季度,我國重點黃金企業境外礦山實現礦產金產量51.896噸,同比增長20.50%。
黃金礦企們的海外探索,也是黃金行業產能轉換、終端需求調整的一個折射。
今年1月11日,在第二屆中國綠色礦山國際年會的企業出海專場論壇上,赤峰吉隆黃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兼總工程師呂曉兆深入分析我國礦業發展現狀。
呂曉兆認為,一方麵我國礦產資源總量低、對外依存度高。部分礦產人均可采資源儲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部分品種資源消耗大,後備資源儲備嚴重不足,關鍵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較高。
另一方麵,礦產資源可持續供給能力不足、找礦潛力大但勘探投入較少等問題也日益凸顯。
世界黃金協會(WGC)的報告也出現了全球黃金產量供給能力不足的類似說法。
WGC年度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黃金需求總量達4974噸,創曆史新高。但受人工、能源等成本的限製,2024年全球金礦產量為3661噸,同比並無大幅增長。世界黃金協會日前指出,黃金產量可能很快就跟不上需求增長。
基於此,更本質的邏輯開始浮現:伴隨著全球有色金屬礦產供應多元化與消費中心的調整,宏觀層麵,有色金屬礦產正在承擔著避險工具與安全性投資的角色;微觀層麵,在全球有限的開采量中,有色金屬礦產成為市場需求熱點,礦產儲量也成為礦企們未來營收再增長的核心動能。
在此背景下,中國礦企出海是必經之路。山東黃金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汪仁健指出,在地域選擇上,公司將繼續優先考慮中亞、非洲等“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同時兼顧南美和東南亞的投資機會。
欢迎分享转载→ www.conwaygroupjobs.com
上一篇:《瘟疫傳說》5.月14發售
下一篇:世園會開園首日3.5萬人入園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