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行情即將收官,還剩最後一兩個交易日,大盤呈現出縮量震蕩的走勢。回顧全年的走勢,A股市場先抑後揚。在9月24日之前,市場整體上呈現下行趨勢,尤其是在今年春節前,市場一度跌至2600多點。隨後,在抄底資金入場以及政策麵大力支持下,市場出現大幅反彈,上證指數一度回到3400點以上。到第三季度,由於經濟數據低於預期等多方麵因素的影響,市場再次出現二次探底,上證指數在9月24日之前一路探至2600多點,構築雙底形態,市場信心跌至穀底。當時我建議大家要堅定信心,在市場底部不要丟失優質籌碼,大盤有望否極泰來。9月24日,三部門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一攬子穩定經濟增長的政策,極大提振了市場信心,大盤出現放量暴漲走勢,在短短兩周內,上證指數上漲近千點,一度達到年內高點3700點左右。隨後,由於獲利回吐壓力及投資者信心出現一定回落,大盤又陷入震蕩調整,目前正在從震蕩調整中醞釀第二波上攻。
去年年底我發布的2024年十大預言,核心邏輯是反轉。在經濟增速出現回落,各項穩增長政策逐步推出的背景下,政策反轉將會帶來市場的反轉,雖然經濟數據短期內還沒有明顯改善,但政策預期的變化將推動市場出現結構性行情。目前來看,2024年十大預言基本得到市場驗證。前段時間我正式發布了2025年十大預言,2025年市場的重點是延續9月24日以來的趨勢。
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提“穩住樓市、股市”。穩住樓市的重點是推動樓市回暖,實現樓市整體止跌回穩,避免房價繼續下跌,防止家庭資產負債表進一步收縮,有利於提振投資和消費信心。穩住股市的核心在於形成上行趨勢,資本市場有一句話叫做“盤久必跌”,如果股市不能形成向上震蕩的走勢,橫盤過久導致回落與資金流失。穩定股市的含義就是推動股市形成上行趨勢。
2025年政策麵將更加積極。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5年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透露出2025年政策麵將更加給力。貨幣政策將繼續通過降息、降準等方式保持低利率環境,通過下調長期貸款報價利率(LPR)和中期借貸便利利率(MLF)形成低利率環境,推動存款搬家,並通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放更多流動性。僅靠貨幣政策不足以扭轉經濟增速下滑局麵,還需財政政策的積極配合,拉動投資和消費的需求是關鍵所在。目前財政部已推出十萬億化債計劃,大幅減輕地方政府還本付息壓力,有助於提升地方政府投資和拉動消費的能力,同時改善民生。下一步將通過提高赤字率、擴大中央發債規模來提振內需。根據財政部藍部長表態,中央還具備較大舉債空間,具有較大的財政赤字提升空間,意味著2025年可能會通過發行更多國債來拉動投資、帶動消費,全麵擴大國內需求,從而推動各行業複蘇,改善經濟數據。預計2025年我國GDP增長目標仍保持在5%左右。穩定經濟增速是重要的戰略方向,推動資本市場走強則是拉動消費最重要的手段,也是破局的關鍵。
資本市場一旦形成牛市,將產生強大的財富效應,使2億股民和7億基民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從而提升消費能力和信心。這是拉動消費最好的手段,比發放消費券、補貼等短期措施效果更加明顯。2025年在消費領域將采取更多措施,目前部分地區已通過發放現金抵用券、繼續推動耐用品以舊換新(如家電、手機、汽車等),帶動消費增長。根本上,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提振消費的基礎,居民收入提高了,消費才能夠逐步回升。
與歐美股市相比,A股和港股目前處於曆史低位,估值處於全球資本市場的估值窪地。2025年美股見頂風險加大。股神巴菲特往往在美股見頂前大幅減持,過去曆史上5次大幅減持美股都得到了應驗,表明其謹慎的投資態度。這輪牛市從近處看已經持續了 3 年多的時間,從遠處看已經持續了十幾年。美國七大科技股的大幅上行是帶動美股上漲的最重要,而七大科技股在估值上已處於曆史新高,未來AI應用能否完全落地、實現預期尚不確定,2025年美國科技股出現較大幅度回調的風險依然存在,建議投資者謹慎對待。對於全球資本來說,從歐美高估值的股市獲利了結,尋找新的估值窪地是一個客觀需求,特別是美聯儲2025年還會持續多次降息,美元指數可能回落,推動非美貨幣升值預期,這將吸引外資回流A股和港股等市場。
因此,建議當前積極把握優質資產被低估的機會,做多中國優質資產,在2025年獲得較好的回報。
(作者係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