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揚子晚報
南京父子倆攜衝鋒艇到新鄉救援近百人,自謙說:
我們隻能算“打醬油”的
最近,河南省暴雨引發洪災受到各方關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動人故事正一幕幕上演。南京一對父子從新聞上看到河南新鄉受災嚴重,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北上救援,他們自帶一艘衝鋒艇,自駕8個多小時趕到受災較重的新鄉展開救援。
昨天,紫牛新聞記者聯係上這位父親後得知,他51歲,是位律師,名叫嚴信益,曾是一名衝鋒艇愛好者,在關注河南災情之後,想到自己還有閑置的衝鋒艇,何不把它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哪怕能救出一人也不枉此行。抱著這一想法,他與19歲的兒子義無反顧踏上救援的行程。
紫牛新聞記者 任國勇
父親打算攜艇進豫救援
兒子:“我們一起去”
記者聯係上嚴信益時,他剛補過覺,從電話裏尚能感受到他的疲憊。“不要給我們任何光環,比起那些救援隊,我們隻是盡了綿薄之力,那些讚譽之詞我真的受之有愧!”說起北上救援的事,他謙虛地說,自己是江蘇法德東恒律師事務所的一名律師,因為之前是玩衝鋒艇的愛好者,所以有一艘閑置的衝鋒艇。“7月22日,我開庭後回家看到新聞上說河南暴雨依舊,受災嚴重,特別是新鄉一帶,報道中還提到那邊衝鋒艇不足。我就想到了,我有一艘衝鋒艇存在妻子的公司,已經閑置兩三年,油都擺幹了,如果它能派上用場多好,我也有豐富的駕駛經驗,駕駛它不成問題!”
嚴信益說:“一開始我也有點糾結要不要去,擔心盲目去了會不會給當地添亂。之後托老婆公司的河南新鄉供應商詢問那邊情況,供應商負責人說災情很嚴重,我便下定決心要去救援。但我孤身一人要開8小時的車,再駕船救人怕是扛不住。在家說起我的顧慮時,兒子嚴涵提出要和我一起去,他說那艘衝鋒艇,他也能開!”
在嚴信益眼裏,這個剛成年的兒子平日有點桀驁不馴,這次能主動提出跟他一起去救援,讓作為父親的他感到欣慰。嚴涵是一名健身教練,身體素質方麵沒問題。當晚,夫妻倆就多方聯係,確定目的地,並且籌集救生衣、礦泉水、餅幹等物資,準備前往災區。
露宿飼料廠偶遇救援隊
幫忙組裝衝鋒艇
7月23日上午,兩人所需物資基本到位。他們開一輛越野車,將礦泉水和食物放在後座。隨後,他們趕到妻子所在的公司,把那艘衝鋒艇拆解後放在後備廂。唯一讓老嚴有點抓狂的是,衝鋒艇發動機拉火繩(用於啟動發動機)找不到了。無奈下,他找了一根電線替代。
嚴信益聯係妻子單位的供應商詢問目的地情況,也請同事幫忙聯係其他救援隊和當地政府,最終他們確定了自己的目的地為受災嚴重的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寶山大道。23日下午2點多,父子倆駕車攜艇出發。一路上,他們輪換著開車。
24日淩晨0點30分,當車行至107國道新鄉市曲韓社區附近時,前方已是一片汪洋。“水全部漫上來了,前麵路已經成河,無法繼續向前。”嚴信益告訴記者,他見附近有一處高地是一家飼料廠,裏麵恰巧有工作人員,就上前詢問。工作人員告訴他們,車肯定無法繼續前行了。考慮到已經是深夜,如果連軸轉,有可能救援不成反把自己先累倒,鬧出笑話來,於是嚴信益拉開旅行床準備睡一會兒。但當時又悶又熱還有蚊子,加上飼料廠是救災物資堆放點,裝載機非常吵,很難睡著,“我就這樣熬到淩晨5點,之後和兒子商量就地組裝衝鋒艇。”嚴信益說,衝鋒艇發動機有40餘公斤重,一旦組裝充氣後,自己的車是無法運輸的,隻能靠人力抬。幸運的是,父子倆正在商量怎麽辦的時候,遇到了路過的鄭州救援隊,“原本需要1小時才能組裝好的衝鋒艇,在專業人員幫助下隻用了10分鍾。”
14小時救了近百人
喊話太多,嗓子啞得說不出話
組裝完衝鋒艇後,父子二人從路邊一位大娘口中得知,不遠處有個曲韓社區,幾乎成了“孤島”。車庫樓道進水嚴重,被困群眾有3000多人,大多是老人和小孩。“我跟兒子說,咱們就先去那個社區,能救一個是一個。所以我們把車放在了飼料廠,開著衝鋒艇駛向社區。”嚴信益向記者講述:“這個社區住宅樓平均淹水2米多深,受困近3天了,被困居民們看到我們駕艇過來,不禁歡呼。”嚴信益便對著他們大聲喊:“老人和孩子先上,大家慢慢來不要慌,船不大,我們會多跑幾趟的。”在他的安慰下,大家很守秩序。
駕駛衝鋒艇的姿勢通常是側坐船舷,腰部微彎握住發動機操縱杆,時間長了非常累,所以父子倆輪番駕駛。在小區樓道口,嚴信益把艇穩在樓梯口,嚴涵則把孩子們一個個往船上抱。由於艇小,每次最多接四五個孩子。嚴信益說,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個小女孩,嫌艇裏潮濕不肯直接坐下,“我就讓她坐在我的腳上,雖然行程不遠,但孩子睡著了,我的腳被她坐得麻木了。”
就這樣,他們一趟又一趟轉移受困群眾到岸邊。大約中午,專業救援的大部隊到了。由於沒吃早飯,嚴信益父子倆饑腸轆轆,打算去吃點東西,就把衝鋒艇交給大部隊的誌願者。哪知道,誌願者接過衝鋒艇就往水中央去,這時,嚴信益想告訴他們發動機沒有拉火繩,要用電線替代,但是遠去的誌願者也聽不見,他隻得撲向水中追上他們,幫他們發動衝鋒艇。
父子倆簡單吃了點東西,又加入救援行列,拿回衝鋒艇發現燃油已經耗盡,他拎著專用桶前往加油站。用桶加油是有嚴格手續的,但當工作人員聽說他們是前來救援的,給他開通了綠色通道。“這也讓我感受到,什麽是萬眾一心!”嚴信益說:“我們倆一直忙到天黑,累計14小時,具體跑了多少趟救援多少人也沒數過,接近一百人吧!” 嚴信益說,一天下來,他渾身酸痛,由於喊話太多,嗓子已經說不出話來。
被水中的“人牆”感動
與他們相比隻是“打醬油”的
由於受災區域信號非常差,身在南京的妻子張敏一直通過微信關注父子二人的救援動態。好幾次信號中斷聯係不上,張敏心急如焚。當得知丈夫和兒子一整天都在救援,直到曲韓社區受困群眾全部轉移才結束,她發朋友圈鼓勵兒子:“這小子平時比較叛逆有個性,沒想到第一次參與救援,短短14個小時居然和他爸一起救了將近100人,我隻能說我真為你驕傲。”
紫牛新聞記者在采訪嚴信益時,他多次向記者強調,真正偉大的是救援隊的那些誌願者和部隊戰士,“與他們相比我們是漂在水上的,而他們是站在水裏的,他們排成‘人牆’,站在水裏,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還有很多是女同誌。我看到這種情景,真的很感動,特別是我們的衝鋒艇在靠岸時,因水淺發動機必須升起來,否則螺旋槳會打到地麵,這時都是靠他們推舟而行!”他說,“相比而言,我們隻是盡了綿薄之力,隻能算是‘打醬油’的吧!”
本文由神樞鬼藏網发布,不代表神樞鬼藏網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conwaygroupjobs.com/K99fr7/4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