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裏,不少人做起了微商,其間大部分商家都是發圖片刷屏,經過談天詢價、微信轉賬的辦法來進行買賣。章帝攝
紅網長沙縣站6月12日訊(通訊員 長新)在微信朋友圈裏,有不少人做著“微商”,其間化妝品、服裝、鞋類、首飾、海外代購等產品占有很大份額,大部分都是發圖片刷屏,直接經過談天轉賬的辦法買賣。家住長沙縣星沙大街灰埠小區的李女士本年就踏入了微商職業,起先小賺了一筆,但是在投入四萬元持續買貨後,卻栽了個大跟頭。
微信輕信“微商”言,數萬元貨品無銷路
李女士之前都在家帶孩子。本年初,她經過微信認識了一位名叫“焚燒熱心”的微商,“焚燒熱心”向她介紹了微商的優點,如隻需交納5000元買貨費即可入會,每天把上線發送的圖片和文字定時發送到朋友圈,有人買就告知上線,由上線發貨,隻需在中心賺提成,既不必辦證也不必繳稅。
李女士心想做這個生意不必出去跑,還能夠在家帶孩子,可謂是一箭雙雕,於是就經過微信連續轉賬5000元給“焚燒熱心”的上線“願望依在”,做起了微商。起先,李女士售賣的大多是麵膜、爽膚水等護膚品,後來也做起了女裝。經過兩個多月小賺了一萬多元後,李女士決計更上一級,經過“願望依在”與一個自稱是我國湖南長沙片區微商總署理的“曲總”聯係上,向其進了四萬元的貨品。
但是這次卻不再像之前那樣好掙錢,四萬元的貨品整整虧了兩萬,現在還有大部分沒賣出,其間一些麵膜現已快要過保質期了。並且之前從前在她手裏買過貨品的朋友,反映衣服呈現脫線等問題,要求換貨。現在的她可謂是焦頭爛額,底子沒時間照料孩子。“我算是看理解了,這種微商說白了便是殺熟,不隻失去了對方的友誼,像我這種小下線還得賠本。”李女士說。
微商多為“三無運營”,買賣售後全賴信賴
現在在朋友圈活潑的微商,許多人之前都是做朋友圈代購的,這些微商沒有實體店,實則為“無營業執照、無信譽擔保、無第三方買賣平台”的“三無運營”。記者對自己朋友圈裏幾位正在做微商的老友進行了采訪,賣家小江告知記者,微商都沒實體店麵,顧客先要把貨品圖片發到賣家微信號上,得到價格後,經過下方微信轉賬直接把錢轉給賣家。賣家收錢之後再組織發貨,將物流訂單號發給買家。
但是,這種買賣辦法存在危險。假如賣家想要“抵賴”,收錢不發貨,買家很難維權。“因為沒有第三方買賣平台監管,許多微信商家沒有存案賣家信息,簡單形成賣家借機詐騙、售假後再刪去相關記載或跑路的現象,增大了買賣危險。”長沙縣工商局工作人員表明,因為購物時看不到點評,退換貨品相同要承當危險。
某些微商實為傳銷,區分辦法請看四點
“一些微商還算是真的在賣貨品,而有的微商性質現已向傳銷方麵開展了。”縣工商局工作人員說,現在,微信營銷形式遍及選用分級署理準則:做署理無需加盟費用,直接購買貨品就能夠成為出售署理;品牌署理有多個層級,拿貨越多層級越高,而最高等級的署理商則需求一次拿貨數萬元以上;成為署理後就能夠開展次級署理,也便是俗稱的下線。
每個層級的署理拿貨價格不同,賺層級差價得到的收入要遠高於直接出售,越高等級的署理,依托開展下級署理取得的收入就越多。並且不少微商品牌會常舉行微商大會。這些會議大張旗鼓,參加人數過千,現場和一些傳銷洗腦會十分類似。
要判別朋友圈微商是否涉嫌傳銷,能夠看以下四點:是否殺熟;是否誇張宣揚,產品作用名不虛傳;產品的價格與價值是否違背,價格顯著高於價值;是否經過炫富來招引別人參加。
房貸新政首日 通州一套二手房直降30萬元
多跡象顯示信貸需求真實反彈
官方民間PMI雙雙回落 二次探底隱憂顯現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2010版經濟刺激方案
5月全國財政收入7917億元 同比增加20.5%
十二五期間有望推工資增長政策 中央正密集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