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河蚌怎麽養,以及河蚌在魚缸裏怎麽養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內容導航:- 河蚌怎麽養?有什麽好的方法來養殖河蚌?
- 河蚌怎麽養
- 如何飼養河蚌
- 怎麽養河蚌 養河蚌方法介紹
- 河蚌怎麽養
- 河蚌怎麽養殖技術
Q1:河蚌怎麽養?有什麽好的方法來養殖河蚌?
河蚌在許多地方都被稱為蚌殼,在水中生活都是半埋在泥沙裏麵,蚌殼肉也是人們餐桌上的的一盤美食。現在生活中出現了許多人通過飼養河蚌來發家致富,在剛開始養殖河蚌的時候,總會出現一些大大小小的問題,一起來解剖一下怎樣養好河蚌吧。
養殖河蚌的水麵建議在六千平方米以上最好,如果水麵太小,水質的變化比較大,不適合河蚌的生長;水的深度建議在一點五米到四米,最好的深度是在二到三米;水質一定要沒有汙染,達到漁業的水質標準;飼養的水最好是流水,且流速不能太快,如果不是流動水,要經常進行換水保持水質新鮮,避免因為水質而造成蚌殼死亡;照射的陽光一定要充足,這樣可以增加水中的氧的含量,熱量也能更好地進行傳遞;土質的話最好是粘土,河土也可以,池子的底部也要有適當的淤泥;養殖河蚌的水域的透明度最好在三十厘米左右;水溫的話在十八到二十八攝氏度最佳;發現蝦子、螃蟹等敵害生物要及時清理。
養殖河蚌可以采用籠子飼養以及一根繩子上吊兩隻以上或者隻吊一個,籠子飼養的話最好保證裏麵的每隻蚌殼都能接觸籠底,吊養的話要及時調節吊養的深度。養殖一段時間後,籠子和蚌殼外麵經常附著大量的影響蚌殼生長的生物,要定時的清洗哦,建議一個月清理一次。在養殖的時候,要經常檢查養殖設施是否有破損,發現破損以後要馬上修複,避免讓經濟受到損失。
養殖河蚌的細節許多,對於新手來說無疑是非常麻煩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養殖好河蚌可以發家致富。其實,養殖蚌殼時間久了之後,就會發現蚌殼也不是太難養。
Q2:河蚌怎麽養
河蚌可以通過吊養、籠養、缸養三種方法養殖,吊養時要將河蚌固定在繩子上,然後將其放入水中,籠養時要在水麵設置漂浮箱筏,然後將河蚌放入籠中即可,缸養時要在魚缸中鋪上厚厚的泥沙,並將河蚌的一半埋入泥沙中。
河蚌如何養殖
1、吊養
河蚌可以吊養。首先在養殖區域確定固定點,並在固定點上捆綁繩子,繩子長度和水深一致即可,然後將河蚌捆綁在繩子上,且每條繩子上的河蚌數量不宜超過八隻,以免養殖過密,影響河蚌生長。
2、籠養
河蚌可以籠養。首先在養殖區域的水麵上放置漂浮箱筏,然後將籠子和箱筏連接在一起,並投放在水中,再向籠子中放入河蚌,直到籠子底部被完全覆蓋,最後讓箱筏帶動籠子在養殖場所漂動即可。
3、缸養
河蚌可以缸養。準備一個深度在五十厘米的魚缸,並向底部鋪上一層厚度在二十厘米的細沙,然後將河蚌放入其中,使其二分之一埋藏在細沙中即可。養殖過程中,還要為河蚌提供流水的環境,方便其覓食。
4、注意事項
養殖河蚌的過程中,要經常巡查養殖場所,以免河蚌死亡,汙染水質,影響其它河蚌的生長,而且籠養時,應該每天清潔一次網籠,否則網籠上會長出藻類,影響河蚌進食。
Q3:如何飼養河蚌
河蚌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都有出產,那麽河蚌如何飼養呢?下麵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河蚌的飼養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河蚌的飼養技術
一、手術蚌選擇
挑選蚌體完整無殘缺,殼體光澤好的,並且斧足肥壯飽滿、台珠蚌比製片蚌貝殼大,育珠蚌最好選擇4-8齡,製片蚌選擇4—6齡,按大小一般采用7一10厘米。
二、手術操作
應先準備好操作工具(鑷子、開殼器、切片刀、開口針等).先用開殼器將製片蚌蚌殼打開,兩殼分離,接著用切片刀取外套膜邊緣的表皮,注意表皮要取得厚薄均勻,再用鑷子放在玻璃板上放平。用海綿擦去表皮上的水分,再用切片刀將其切成2毫米見方的小塊,並及時澆上生理鹽水來保持小片濕潤。
把插片放在手術架上,撬開育珠蚌雙殼,用送片針和切片針插入外套膜。小片從左向右插入,為了使其接觸好,要用開口針壓實,這樣長出的珍珠才能更圓。一般可插3行,花形布局。手術完成後,要用消毒水消毒,然後就要吊掛在養殖池中了。
三、育珠蚌養殖
(一)養殖方式
育珠蚌多采用吊養和籠養。池塘裏吊養河蚌前,可以先用毛竹、木頭打樁,一排排用繩子綁好,把育珠蚌放在網籠裏,懸吊於水中,為了使育珠蚌吊在同一水層高度,可以用塑料泡沫或可樂瓶子做浮子,既經濟又好用。吊養方法有單個吊養和串養。根據水位、水溫及季節變化,應適時調節育珠蚌的吊養深度。冬季宜適當深吊(水麵下40-60厘米),春、秋兩季可吊養淺些(水麵下15-20厘米),夏季吊水麵下20-30厘米(水溫32-34℃)。籠養數量依籠(網籠、網夾)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隻蚌都能接觸籠底為適宜。育珠蚌一般每畝養殖池塘為800一1200隻。
(二)管理
俗話說三分養七分管。經過手術的河蚌生長過程中,體質比較弱,要經常檢查一下,發現死蚌要及時清除,以免影響其他蚌的生長。同時還要注意一下蚌的位置,保持它們仰天朝上的姿勢。為了不影響生長,還應及時將附著在殼體上的汙物清理。
如育珠池塘水質清瘦,要及時施肥。肥料可用有機肥或化肥,或二者兼用。有機肥以雞、鴨、鳥類的糞便為好,使用前需加1%生石灰或發酵腐熟後施用。化肥主要是尿素和過磷酸鈣(用量比1:2或1:3),兩種混合加水後潑灑,做到量少、次多,一般每畝用尿素1千克、過磷酸鈣3千克。還可潑施豆漿(飼料與肥料)。同時施用鈣肥(生石灰),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河蚌的飼養技巧
一、親蚌的選擇和培育
1.親蚌選擇
(1)親蚌要求殼色要光亮,呈青藍色,殼完整無殘缺,“腹部”鼓圓,蚌體健壯肥滿,閉殼力強,蚌齡以6~8冬齡為好,雌蚌最好是經產母蚌。
(2)育珠蚌的性別從外觀上很難區分,必須根據內部鰓絲的疏密及根數,才能準確判斷。一般雌蚌個體稍大,生長輪紋較寬,貝殼也略寬、略厚。打開河蚌,雌蚌鰓絲排列緊密,性成熟後,外鰓瓣的鰓絲數目達100~120根;雄蚌鰓絲排列稀疏,性成熟後,外鰓瓣的鰓絲數目僅為60~80根。
2.親蚌的培育 親蚌培育池麵積最好在2000平方米以上,水深為1.5米,池底淤泥厚度適中。養殖水層含氧量為4.0~8.0毫克/升,pH為6.5~8.0,餌料生物量為10~20毫克/升。水質不宜過肥,以免雌性生殖細胞因缺氧發育不良或發生性逆轉。若用小麵積水域培育親蚌,必須具有緩流條件。
一般雄雌按2∶1的比例(即2雄夾1雌為1組合),並尾相靠地吊在水層中進行性比組合養殖。
親蚌培育工作應從秋季開始,要定時注、排池水,適時繁殖餌料生物,促進親蚌生殖腺的發育、成熟。
二、受精及胚胎發育
1.受精
(1)受精季節 以三角帆蚌為例。一般情況下,三角帆蚌3齡時已具繁殖能力。每年5月開始性成熟。性成熟時,雌性三角帆蚌的生殖腺外觀呈橘黃色,雄性三角帆蚌的生殖腺呈白色。產卵季節為5~7月。成熟卵子為圓球形;成熟精子鏡檢能擺尾遊動。當生殖巢中絕大多數卵粒成熟時,雌蚌即排卵受精。三角帆蚌每年產卵5~8次,產卵量為40萬~50萬粒。
(2)受精方法 河蚌受精的方法有自然受精和誘導授精兩種。
①自然受精:在蚌的繁殖季節,雌蚌成熟的卵經生殖孔排至身體外套腔中;雄蚌成熟的精子由輸精管經生殖孔排至鰓上腔,再經出水管排到體外水體中。精子隨水進入雌蚌外套腔中與待孕的卵結合,完成受精。受精卵就在母蚌的左右兩側外鰓瓣上進行胚胎發育。
②誘導授精:雄蚌的生殖細胞通常比雌蚌先成熟。可在雌蚌部分卵成熟時,人工取出雄蚌精液,用生殖鹽水稀釋後注入雌蚌的外套膜,並把雌蚌預先置於水溫比原池水溫高3~5℃的受精盆中,進行誘發授精。第1次注入的精液僅僅起誘發雌蚌排卵的作用,需要用同樣的方法注入第2次稀釋精液,這次精液中的精子正好與誘發出來的成熟卵受精。通過誘導授精,能使河蚌提前進入繁殖季節。
2.胚胎發育 受精卵自卵裂起,經過受精卵→桑椹期→囊胚期→原腸期→鉤介蚴的胚胎發育過程,形成鉤介蚴蟲。整個胚胎發育過程一般需35~50天。
三、采鉤介蚴苗
鉤介蚴在母蚌外鰓瓣上發育成熟後,具有足絲和鉤,能夠寄生魚體上,也必須寄生在魚體上,才能完成變態過程,成為幼蚌。因此,在鉤介蚴即將脫膜而出時,就要用魚作“采苗器”,將鉤介蚴采集在魚體上。
1.采苗魚的選擇 鰱、鱅、草魚、鯉均能采到鉤介蚴,但以性情溫順的鱅魚和草魚魚種為好。每隻蚌每次采苗需9.9厘米規格魚種300~500尾。要選擇體質健康的優良魚種,才能耐受較多鉤介蚴蟲的寄生。
2.鉤介蚴成熟度的鑒定 未成熟的鉤介蚴不具寄生能力,必須對鉤介蚴的成熟度進行鑒定。鑒定方法是取出幾隻培育的母蚌,首先用開殼器撐開河蚌,加塞固定到一定程度,然後用探針在河蚌鰓瓣中部挑出少許鉤介幼蟲,若挑出的鉤介幼蟲能互相粘連成一條鏈,則為成熟鉤介蚴。
3.采苗方法
(1)室內采苗 在盆中注入10~15厘米深的潔淨新水,將經過檢樣的母蚌平置於盆底,然後放入采苗魚,並通入水管使水成為流水,數小時後即能刺激母蚌排出鉤介蚴。
(2)室外采苗 在河、湖泊的清爽水質中,可用魚箱采苗。采苗數量大,適於大量生產。采苗要及時更換采苗點,以每尾魚寄生約200尾鉤介蚴為宜,數量過大會引起采苗魚死亡。采苗前1天,要對采苗魚進行拉網鍛煉,增強其體質,並排出糞便,以避免采苗魚汙染鉤介蚴。
河蚌的功效與作用
性寒,味甘鹹。蚌肉:止渴,除熱,解毒,去眼赤。蚌汁:用於除痔腫,治痔瘡,脫肛、腫痛。
1.明目
富含鈣,鈣增加眼球壁的彈力,防治近視的發生與發展。
2.解酒
河蚌能解乙醇毒性,並能解酒後迅速排泄。可解酒後頭痛腦漲,臉紅等症狀。緩解酒精在胃內吸收,保護胃粘膜。
3.清熱
河蚌能清心瀉火,清熱除煩,能夠消除血液中的熱毒。適宜於容易上火的人士食用。
4.壯骨
河蚌含有豐富的鈣,能刺激骨基質和骨細胞生長,使鈣鹽在骨組織中沉積。含有磷等微量元素,可幫助鈣質吸收,促進骨質代謝。
5.提高免疫力
河蚌富含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免疫機能最重要的營養素,為構成白血球和抗體的主要成份。
河蚌的育珠技術
製片
1.將選擇好的手術蚌放入新鮮清水中,使蚌自然排除 體內汙物。手術前,洗淨蚌殼外表雜物和汙泥。
2.取片:用清水洗淨手術蚌外套膜上的汙物,沿蚌殼 腹緣剪除棕褐色邊緣膜,然後取出外套膜,分離出外表皮,立即放到玻璃板上,用手術鑷子輕輕地將外表皮朝上攤平。
3.切片:先用泡沫塑料輕輕拭淨表皮上的粘液和汙物, 用切片刀將外表皮修成寬窄一致,厚薄均勻的長條片,再 將片條按3~4毫米或4~5毫米見方切成細胞小片,滴上冷 開水或1‰的金黴素溶液,使小片保持濕潤,並起消毒作用。
插片
1.開口:將經過清洗的插片蚌團定在手術架上,利用 開殼器繃開蚌殼,塞進末塞,取出開殼器。開殼口的大小 視蚌體大小而定,原則上小蚌開口不超過0.8厘米。塞子放入後,將蚌放到清水盆內洗淨軟體部的汙泥後方可進行送片。
2.送片:送片時,將送片針的中尖剌對準小片的中心 位置,防止出現不規格珍珠。用鉤針挑小片時,手術一定要輕快,以小片角對角為準。剌傷插片蚌外套膜後,要堅 持一次送好,不得反複多次。小片應排成“品”字形或“ 梅花”形,行與行之間傷口應避開。片間距不超過1厘米, 一般以0.6~0.7厘米為宜,送片深度為0.5~0.6厘米,以 避開傷口為準。每隻9~10厘米大小的蚌體送40~50 片。
3.整園:用整園器或鉤針的園尖在傷口外麵將小片整理成鼓狀突起,使之以後形成園形珍珠。
4.消毒與吊養:用1‰金黴素溶液消毒傷口, 取出木塞,在蚌殼背緣翼狀部位鑽孔穿繩吊養。
Q4:怎麽養河蚌 養河蚌方法介紹
1、吊養:河蚌可以吊養。首先在養殖區域確定固定點,並在固定點上捆綁繩子,繩子長度和水深一致即可,然後將河蚌捆綁在繩子上,且每條繩子上的河蚌數量不宜超過八隻,以免養殖過密,影響河蚌生長。
2、籠養:河蚌可以籠養。首先在養殖區域的水麵上放置漂浮箱筏,然後將籠子和箱筏連接在一起,並投放在水中,再向籠子中放入河蚌,直到籠子底部被完全覆蓋,最後讓箱筏帶動籠子在養殖場所漂動即可。
3、缸養:河蚌可以缸養。準備一個深度在五十厘米的魚缸,並向底部鋪上一層厚度在二十厘米的細沙,然後將河蚌放入其中,使其二分之一埋藏在細沙中即可。養殖過程中,還要為河蚌提供流水的環境,方便其覓食。
4、注意事項:養殖河蚌的過程中,要經常巡查養殖場所,以免河蚌死亡,汙染水質,影響其它河蚌的生長,而且籠養時,應該每天清潔一次網籠,否則網籠上會長出藻類,影響河蚌進食。
Q5:河蚌怎麽養
河蚌主要靠過濾水裏麵的水藻等浮遊生物這些過活,養魚可以增加這些東西,比較混的魚塘、河水也有很多,如果是用自來水,基本是餓死的多。 如育珠池塘水質清瘦,要及時施肥。肥料可用有機肥或化肥,或二者兼用。有機肥以雞、鴨、鳥類的糞便為好,使用前需加1%生石灰或發酵腐熟後施用。化肥主要是尿素和過磷酸鈣(用量比1:2或1:3),兩種混合加水後潑灑,做到量少、次多,一般每畝用尿素1千克、過磷酸鈣3千克。還可潑施豆漿(飼料與肥料)。同時施用鈣肥(生石灰),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
河蚌怎麽養
水域的選擇
不論是池塘、溝港、外蕩、湖泊,還是水庫、河流,隻要育珠水域環境條件達到上述要求的就可選擇為育珠水域進行養蚌育珠。
河蚌的養殖
1、目前河蚌養殖方式多采用吊養和籠養。吊養方法有單個吊養和串養在一根線上吊養兩隻蚌以上。籠養數量依籠(網籠、網夾)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隻蚌都能接觸籠底為適宜。
2、育珠河蚌一般畝養殖池塘為800-1200隻;外蕩為600-800隻。養殖密度具體視體重肥度。水體流動、水體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隨蚌體大小適量增減。
3、河蚌養殖已成為我市外蕩漁業之體綜合開發利用的主要生產內容。以育珠為主的池塘可以適量放養草魚、鯿魚、 鯽、鱖魚、黃顙魚等及搭養少量鰱、鱅魚,以充分挖掘水體生產潛力。
河蚌的管理
1、手術後暫養期管理:手術後的蚌,暫養於微流水、水質清爽的水域中,休複15-30天。在這期間,一般吊養後不要隨意翻動,也不可離開水麵,更不能開殼檢查,以免影響其體質恢複和珠囊的形成。如水太肥,透明度小於30厘米,則需采取措施降低肥度。一個月後,對暫養水域蚌進行清查,發現死蚌及時清除,然後再重新吊養到育珠水域。
2、加強注、換水與增氧:在沒有流水的封閉靜止水域中養河蚌時,遇高溫、水淺、低壓後,會造成缺氧死蚌。因此必須及時加水,換水或保持水質新鮮和含氧量充足,以免育珠蚌缺氧、低氧情況下蚌、珠生長緩慢。
3、及時調節吊養深度:根據水位、水溫及季節變化,應適時調節育珠蚌的吊養深度。冬季和夏季宜適當深吊(水麵下40-60厘米),春、秋兩季可吊養淺些(水麵下15-20厘米)。
4、做好水域施肥:如育珠池塘水質清瘦,要及時施肥。肥料可用有機肥或化肥,或二者兼用。有機肥山雞、鴨、鳥類為好,使用前需加1名生石灰和發酵腐熟後方可施用。化肥主要是尿素和過磷酸鈣(用量
Q6:河蚌怎麽養殖技術
1、養殖方法:養殖河蚌時,需要采用吊養或者籠養的方法。2、水質管理:選擇無汙染且富含豐富鈣物質的池水,並向其中加入有機肥或化肥。3、飼喂:為其提供鞭毛蟲、杆星藻、四角藻、柵藻、綠眼蟲、紡錘矽藻、輪蟲、甲殼動物的殘屑。
河蚌如何養殖
1、適宜環境
養殖河蚌時,可以采用吊養或者籠養的方法,其中吊養方法,是將河蚌用繩掛在一起,再將其放入到池水中,而籠養方法,是將河蚌放入到大小適宜的網籠中,並且每隻河蚌都要觸碰到籠子底部。
2、水質條件
河蚌適宜生活在水質優良的環境中,養殖河蚌時,需要將其放入到無汙染且富含豐富鈣物質的池水中,可以在水中加入有機肥或者化肥,並且要保證池水的流動性,幫助河蚌獲取食物,因為河蚌不能主動追逐食物。
3、飼喂管理
河蚌是雜食生物,養殖河蚌時,要為其提供鞭毛蟲、杆星藻、四角藻、柵藻、綠眼蟲、紡錘矽藻、輪蟲、甲殼動物的殘屑等食物,並且可以將河蚌與魚類生物混養,讓河蚌吃食魚類生物的糞便。
關於河蚌怎麽養和河蚌在魚缸裏怎麽養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河蚌怎麽養的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