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5 07:55:20 阅读: 59次
證券時報記者 劉俊伶
近期,銀行股走勢明顯強於市場,尤其是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股,股價紛紛創出曆史新高。機構認為,銀行股走強,主要與紅利因素和估值重塑有關。
四大行再創曆史新高
12月25日,銀行板塊繼續強勢,四大行收盤價再次創出曆史新高。盤中最高上漲3.83%,股價突破7元/股,市值一度超過。截至收盤,工商銀行上漲2.36%,、、漲幅均在1%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港股休市,多隻布局港股銀行股、紅利資產的ETF出現明顯漲幅,其中同時布局A+H銀行股的招商中證銀行AH價格優選ETF盤中出現漲停,收盤漲幅達到6.94%,價格創曆史新高。另外,國泰中證港股通高股息投資ETF、國泰中證香港內地國有企業ETF等漲幅超過2%。
今年以來,銀行板塊一直以跑贏大盤的速度穩步上漲,行業指數累計漲幅達到34.62%,在全部申萬行業中居於首位,跑贏約18個百分點,這也是近10年來銀行行業指數唯一一次在上漲的情況下跑贏滬深300指數。
外資大手筆加倉銀行股
對於近期銀行股連續上漲的原因,多家機構表示,主要與紅利因素和估值重塑有關。表示,近期股息仍是個股上漲的重要驅動因素,年底至明年1月是高股息配置窗口期,預計銀行板塊將跑平市場。
表示,2023年以來國有銀行股持續上漲,銀行股與房地產指數及宏觀經濟預期走勢背離,主要反映過去不合理低估值被重估。2025年依然鮮明看好銀行股低估值、高股息、低持倉帶來的價值重估。
另外,多家萬億美元級別外資基金大手筆增持中國銀行股,也是銀行股近期跑贏市場的原因之一。晨星數據顯示,摩根資產旗下投資中國的基金11月大手筆買入A股,加倉幅度達到222.71%,截至11月末,持有9215.19萬美元招商銀行股份,按最新匯率計算,約合人民幣6.73億元。
另一隻富達國際旗下的基金同時重倉多隻中國銀行股,根據晨星數據,11月末該基金同時重倉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的港股,持股市值均在9000萬美元以上,招商銀行港股11月亦獲得該基金加倉,加倉幅度達到1.11%。
行業仍處於
集體破淨狀態
銀行股曆來以低估值、高股息、防禦屬性強為主要特點。據證券時報ⷦ𘦓寶統計,截至最新,銀行股仍處於集體破淨的狀態,市淨率最高的招商銀行,此前一度超過1倍,最新仍為0.99倍。行業內個股平均市淨率為0.62倍,、市淨率不足0.4倍。
今年以來,央國企市值管理被反複提及,行業估值回歸可期。國務院國資委近日印發《關於改進和加強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幹意見》,強調積極解決控股上市公司長期破淨問題。數據顯示,銀行板塊破淨狀態已長達6年之久,政策引導下估值有望回歸。
在市值管理“工具箱”中,銀行股最常用的是現金分紅,是紅利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數據顯示,銀行股近12個月股息率平均值達到4.9%,13股股息率在5%以上,其中民生銀行、、、股息率均超過8%。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共有22隻銀行股宣告或已進行中期分紅,另外將進行三季報分紅,而去年銀行股均僅進行年末分紅,行業分紅積極性有明顯提升。按已宣告分紅金額來看,國有六大行擬分紅金額均在百億元以上,如工商銀行將進行上市以來首次中期分紅,分紅金額將達到511.0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