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股票投資組合新增關鍵詞:量子計算

作者: 智通財經 莊禮佳

在麵臨著多重不確定性的壓力下,受益於全球經濟複蘇,2024年全球股市表現出色。數據顯示,MSCI全球指數2024年以來的漲幅高達17.1%。

今年以來,在人工智能(AI)熱潮和科技股的推動下,美股憑借其優異的表現——標普500指數今年迄今漲超26%——成為全球主要股市中“最靚的仔”。

不過,當投資者放眼全球,值得關注的還有其他股市。實際上,在麵臨著多重不確定性的壓力下,受益於全球經濟複蘇,2024年全球股市表現出色。數據顯示,MSCI全球指數2024年以來的漲幅高達17.1%。其中,發達市場領漲,MSCI發達市場指數漲幅為18.9%,MSCI新興市場指數漲幅為6.8%。

本文將主要選取發達市場中的德國、日本、意大利、新加坡,以及新興市場中的委內瑞拉、斯裏蘭卡、哈薩克斯坦、阿根廷、巴基斯坦這些國家的股市進行分析。這些股市都在2024年實現了不俗的漲幅,為投資者帶來了不錯的回報。

發達市場

今年以來,股市表現較好的發達市場包括德國、日本、意大利和新加坡。這些股市的反彈各有原因。若從經濟基本麵的角度來看,德國、日本的經濟表現不佳,與股市表現有所分化,而意大利和新加坡的經濟複蘇是帶動股市上漲的關鍵因素。

德國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2月26日,德國DAX 30指數上漲了18.49%、並數次刷新曆史新高,表現遠超泛歐斯托克600指數同期僅5%左右的漲幅。

與德國股市的強勁表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德國經濟持續低迷。德國聯邦政府在近期將德國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從0.3%下調至-0.2%,這意味著德國經濟將連續第二年出現萎縮。對此,資產管理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Timothy Lewis表示,德國DAX 30指數的表現“令人意外”,充分印證了“股市和經濟表現並不完全一致”這句話。

分析師指出,在經濟低迷的同時,有幾個原因支撐了德國股市在今年的上漲,包括年初的低預期、對美國市場的敞口以及即將到來的提前選舉。DWS高級投資組合經理Sabrina Reeh表示,今年年初時德國股市估值相對較低,且人氣低迷,但企業收益發展最終“好於預期”。

與此同時,德國股市今年的成功也與其在美國的敞口有關。數據顯示,DAX 30指數追蹤了40隻藍籌股,而這40家公司總共隻有不到四分之一的營收來自德國國內,因此受德國國內經濟低迷的負麵影響較為有限。德意誌銀行歐洲股票和跨資產策略主管Maximilian Uleer表示:“DAX 30指數成分股公司在美國的營收占比高於德國。盡管擔心潛在的關裞,但其中很大一部分營收是當地生產的,可能不會受到關裞的影響。”

因此,似乎也可以說德國股市是受益於經濟複蘇,盡管是美國經濟、而不是德國自己的經濟。

德國政府在11月的突然垮台在很大程度上讓人感到意外,但分析師認為,這一事態發展可能會成為德國股市的利好因素。Maximilian Uleer表示:“從市場角度來看,提前選舉被視為進行更多結構性改革和增加支出的機會,無論是通過改變政府支出重點、還是通過增加財政赤字。”

Sabrina Reeh則提到提前選舉如何幫助提振德國股市的整體人氣。她指出,目前還不清楚將有多少政黨組成下一屆政府,但放鬆監管和放鬆債務限製可能有助於改善市場人氣。據悉,德國目前正在討論放鬆債務刹車,目前還不清楚德國政府願意多花多少錢,但總體軌跡表明將會有更多的刺激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股市也有屬於自己的“七巨頭”,即軟件巨頭、國防股萊茵金屬、工業集團、西門子能源、、以及保險公司安聯和慕尼黑再保險。其中,僅SAP一家公司就貢獻了德國DAX 30指數今年以來近40%的漲幅。在企業客戶轉向雲計算、以及該公司推動商業人工智能嵌入企業核心業務流程的決定的推動下,SAP股價今年上漲逾70%。

其他推動德國DAX 30指數在今年以來表現出色的公司受益於各種有利因素。國防股萊茵金屬的股價今年以來上漲了107%,原因是對歐洲國防支出的預期不斷上升;西門子能源的股價上漲了329%,原因是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斷增長。歐元走軟也提振了德國以出口為重點的上市公司。自9月底以來,歐元兌美元匯率已從1歐元兌1.11美元跌至1歐元兌1.04美元。

對於德國來說,在2024年實現強勁反彈後,部分利好德國股市的因素有望延續至2025年,包括歐元區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國際資金的再配置需求等,且提前選舉後上台的德國政府可能出台新的刺激措施。不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是“值得關注的關鍵因素”。德國央行也警告稱,德國經濟高度依賴出口,特朗普的關裞威脅可能使德國經濟遭受重大損失,這可能會拖累德國股市。而除了關裞風險之外,潛在的政壇動蕩、地緣局勢擾動等不確定性仍需注意。

日本

日本股市在2024年裏同樣表現出色,延續了2023年的漲勢。截至2024年12月26日,日經225指數今年迄今漲近19%,東證指數上漲超16%,雙雙在年內創下曆史新高,表現優於資本國際(MSCI)亞太指數。

日本經濟在今年似乎展現出了複蘇的一些跡象。最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終於迎來了夢寐以求的通脹。自2022年4月以來,日本CPI同比漲幅便一直高於日本央行2%的目標水平。

不過,總體上看,日本今年的經濟表現稱不上好。受日元貶值、能源及人工費上漲等因素影響,日本國內通脹持續高企,經濟複蘇乏力。

根據日本內閣府2024年12月9日公布的最新修訂數據,2024年一季度,由於內外需雙雙下滑,日本經濟環比下降0.6%。二季度和三季度,外需依然呈現負增長,由於內需有所回暖,經濟呈現緩慢回升,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速分別為0.5%和0.3%。日本經濟新聞社綜合數據庫NEEDS預計,四季度日本經濟有望維持緩慢複蘇勢頭,環比增幅為0.3%。

日本慶應大學教授白井早由裏指出,盡管12月9日公布的最新報告上調了三季度經濟增長數據,但個人消費數據下調、甚至未恢複到疫情前2019年一季度的水平,總體而言內需仍然相當疲軟。

日本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認為,2024年日本經濟要想實現正增長,四季度實際GDP同比增速必須達到近1.3%,而這是一個非常高的門檻。換言之,他認為今年日本經濟有可能出現負增長。

而在今年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2024年日本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0.3%,為2020年以來的最低值,與今年7月發布的預期相比下調了0.4個百分點。

此外,根據日本內閣府的報告,日本經濟連續5個季度呈現需求不足。綜合研究所認為,今年以來日本物價上漲速度呈現放緩勢頭,但消費者信心尚未改善。盡管日本政府近年來一直致力於推動企業加薪,但總體來看工資漲幅追不上物價漲幅,作為內需主要支柱的個人消費始終複蘇乏力。日本總務省12月6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截至10月,日本實際家庭消費連續3個月同比下滑。永濱利廣指出,日本個人消費難以恢複的主要原因在於實際工資水平持續下降,同時也與民眾捂緊錢包緊縮消費相關。

雖然經濟複蘇乏力,但日本股市今年以來漲幅可觀,還有其他多方麵的原因,包括對日本企業治理改革成效的預期持續提升、以及日元貶值等利好因素的推動。

在東京證券交易所推動下,目前日本上市公司、尤其是於主板掛牌的企業正積極改善資本效率,以提升股價表現。近年來越來越多日本企業宣布推行提高管治效率的措施,比如加強管理、檢視業務組合及提升股東回報等。在眾多改善基本麵的舉措中,大幅增加股份回購行動尤其值得關注。今年初至11月中,日本上市公司宣布計劃回購股份的規模達16萬億日元,為2023年創紀錄股份回購金額的1.7倍。

此外,包括全球最大的維權對衝基金埃利奧特投資管理公司(Elliott Investment Management)、Oasis Management等海外基金以及有日本“民間股神”之稱的Yoshiaki Murakami、Strategic Capital Inc.等日本本土投資者在內的一眾激進投資者,今年至今至少購買了創紀錄的價值1萬億日元(約合66億美元)的日本股票,入股146多家公司。在激進投資者的倒逼下,日本企業治理的改善令投資者感到欣慰。

數據顯示,東證指數價值股今年迄今漲19%,表現好於成長股11%的漲幅,原因是激進投資者和東京證券交易所持續推進的公司治理改革行動推動企業提高股東回報。Nikko Asset Management投資總監Junichi Takayama表示:“整體市場反彈是由價值驅動的。”“企業現在更注重提高股東價值。”

分析人士還補充稱,貨幣政策的正常化是推動日本股市在今年上漲的關鍵因素之一。日本央行在今年實施了自2007年3月以來的首次加息、退出了負利率政策,並在7月再次加息。其中,保險股和銀行股表現出色,因為市場預期保險公司和銀行的盈利將受益於借貸成本上升。數據顯示,今年迄今,東證保險公司指數上漲超過56%,銀行指數則上漲超過46%,均遠超大盤漲幅。

市場人士指出,未來一兩年內,在需求逐漸恢複、金融寬鬆環境和經濟刺激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日本經濟前景將呈現逐漸改善的趨勢。但是,受國際局勢波動、內需持續恢複的動力不足等因素的影響,日本經濟複蘇前景的不確定性仍然很強,複蘇道路可能頗具波折。

展望2025年,大多數分析師看好日本股市的表現。分析師認為,日股估值仍合理偏中性,日本經濟通脹前景也能支撐日本股市延續結構性牛市。另外,日本企業治理改善也存在梯隊效應,在一眾大企業治理改善推進後,後續中小企業也將跟上,因此後續仍能繼續釋放利好。

債券巨頭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組合經理Erin Browne表示,日經225指數和東證指數在過去幾個月一直趨於平穩,因為投資者正尋求日本央行政策、關裞等方麵更清晰的信息。盡管如此,企業治理改革和開啟“工資-價格”良性循環等結構性順風仍然存在,估值並不高,日本也沒有麵臨與歐洲類似的新長期挑戰,這使日本股市在非美國發達市場中相對具有吸引力。

Erin Browne補充稱,日本股票對特朗普勝選的反應並不大,這可能是因為日本企業已經在美國設立了相當高比例的供應鏈以服務美國客戶。他指出,基金經理的調查顯示他們仍在觀望市場,但已準備好在上述問題明朗化後將資金繼續投入日本股市,這表明日本股市在2025年有望繼續上漲。

在2025年日本經濟展望報告中也表示,在全球股市中持續看好日本股市。在高盛看來,日本已經跨過了關鍵的通脹關口,良性的“工資-價格” 循環已經形成,這一轉變對於日本乃至全球市場都有重要影響。同時,積極的通脹和經濟前景將支持貨幣政策正常化。這樣的宏觀環境疊加企業盈利增長趨勢下,高盛預計,東證指數在2025年有望連續第三年實現正回報,漲至3100點。高盛還預計,東證指數的每股收益在2024-2026財年將增長30%、市盈率達到14.3倍,這表明企業盈利的持續增長。

IG International分析師Hebe Chen則指出,日本股市今年的表現同時凸顯了韌性和脆弱性,進入2025年的軌跡可能是有利的經濟基本麵和不斷變化的宏觀不確定性之間的平衡。她解釋稱:“隨著日本股市持續上漲,投資者情緒仍然受到日本經濟韌性和對股市複蘇的樂觀情緒的提振。然而,不確定性仍然很大。日本央行2025年預期的加息可能會加劇波動,日本經濟勢頭也會麵臨多重外部風險——包括美國和其他經濟體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風險等。這些因素可能會對日本股市的持續上漲造成不利影響。”

一個不確定因素是,美聯儲和日本央行利率政策可能背道而馳。如果美聯儲2025年快速降息、而日本央行繼續加息,這將導致日元升值,從而對日本企業的海外收入帶來威脅。而對於日企而言,其大部分收入與盈利均來自海外,而非日本本土。另一個不確定性因素在於,考慮到出口在日本經濟中占據較大比重,特朗普高舉關裞“大棒”是否會傷及日本尚未可知。

甚至有觀點認為,日本很可能成為2025年全球市場的主要風險源之一。一些投資者認為,今年7月,在美聯儲可能降息的情況下,日本央行出人意料地加息舉措導致日元迅速走強,進一步推動全球投機者平倉並拋售股票。展望明年,隨著日本長期通脹預期接近2%的目標,如果日本央行加息幅度大於預期,這可能導致日元加速升值,日本實際債券收益率為負的現象將在2025年變得難以持續,這有可能會給全球市場帶來新一輪像8月初那樣的“疾風驟雨”。

意大利

今年以來,意大利富時MIB指數上漲了11.16%,在經曆多次波動的情況下整體呈現上漲趨勢。

經濟狀況是意大利股市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意大利富時MIB指數在年初一段時間表現強勁,尤其是在1月至4月期間。在全球經濟逐漸複蘇的背景下,意大利的主要上市公司表現出色,推動了該指數的上漲。

不過,從5月中旬開始,意大利股市開始出現調整,波動性加大。分析人士指出,全球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加劇,尤其是美國市場的利率上升預期和全球供應鏈問題,這些外部因素導致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與此同時,意大利國內的經濟增長放緩也對股市構成了壓力。

好在,意大利富時MIB指數在7月和8月期間展現出了韌性,並未出現大幅下跌。意大利政府持續推行的經濟改革政策——例如國家複蘇與韌性計劃的調整——提升了市場對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盡管存在爭議,但梅洛尼政府在社會政策、經濟振興和財政紀律方麵的調整總體上獲得了市場的認可。這樣的政策背景為意大利富時MIB指數的反彈提供了支持,使其在經曆短期回調後於9月初反彈,顯示出投資者對意大利政府經濟政策的信心,以及對意大利主要企業在全球市場上競爭力的樂觀態度。

自9月以來,意大利股市則呈現橫盤震蕩的趨勢,原因是市場對包括意大利在內的歐元區經濟前景的擔憂情緒。數據顯示,9月歐元區綜合PMI降至48.9,為今年2月以來首次低於榮枯線50。作為歐元區經濟兩大火車頭的德國和法國均加速萎縮,德國綜合PMI初值連續第四個月下降,法國服務業重新陷入收縮、製造業銷售額下降明顯。意大利第三季度GDP則出人意料地陷入停滯,反映出該國經濟前景同樣不容樂觀。

總而言之,2024年以來,意大利股市呈現出複雜的動態。盡管存在諸多外部和內部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意大利國內經濟增長的放緩,意大利富時MIB指數仍在政府政策支持、主要產業複蘇以及全球市場需求的推動下實現了穩步上漲。

對於意大利而言,意大利的宏觀經濟環境對意大利富時MIB指數的表現具有直接的影響。意大利國家統計局12月初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預計2024年該國經濟增速將僅為0.5%,這一增速遠低於許多經濟學家的預期,且低於2022年的3.7%和2023年的0.9%。意大利國內經濟增速的放緩凸顯出複蘇的艱難。與此同時,意大利經濟對外貿和全球投資市場依賴較大,國際經濟的任何變化都可能會通過貿易鏈和資本市場的傳導影響意大利股市的表現。

新加坡

新加坡股市是另一個在2024年表現出色的股市。截至2024年12月26日,富時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FTSE Straits Times Index)上漲逾16%,成為東南亞表現最佳的股市。

新加坡經濟的強勁表現是帶動股市複蘇的重要原因之一。數據顯示,新加坡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4%,經季節性調整後環比增長3.2%,表現超出預期。新加坡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長3.0%,第二季度GDP增長2.9%,加之三季度的良好表現,今年前三季度新加坡GDP實現同比增長3.8%。

由於今年前三季度經濟超出預期的良好表現,新加坡貿工部在11月底已將2024年全年GDP增速預期上調至3.5%。這是新加坡貿工部3個月內第二次上調GDP預期數據。新加坡貿工部官員認為,由於前三季度經濟增長表現比預期強勁,不排除全年GDP增長高於3.5%預期目標的可能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同樣看好新加坡今年經濟表現。該組織早在10月22日已將新加坡今年GDP增速預期上調為2.6%,將2025年增速預期上調為2.5%,較其今年4月份的預測值分別上調0.5個和0.2個百分點。相比之下,2023年,新加坡的GDP增速僅為1.1%。經濟學家認為,盡管地緣政治和外部環境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但新加坡今年的經濟表現比較穩健並超出預期,製造業仍處於擴張狀態,隻要四季度GDP增速不低於2.7%,全年大概率將實現增長3.5%的新目標。

除了經濟表現出色之外,今年下半年,新加坡的監管機構推出一係列的“救市”措施,也對股市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有分析人士指出,新加坡股市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一是經濟結構多元化,新加坡在金融、科技和物流等領域的多元發展減少了對單一行業的依賴,提高了抗經濟波動的能力;二是政策環境穩定,新加坡政府推行透明、高效的經濟政策,增強了國際資本的信心,尤其是在全球不確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三是具有國際資本樞紐地位,作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避險資金,特別是對長期資本的吸引力明顯;四是企業盈利能力強,新加坡上市企業在科技、能源和地產領域的盈利增長顯著,為股市提供了強大支撐。

展望未來,摩根士丹利亞洲股權分析師Wilson Ng表示,隨著投資者轉向防守、並在美國新政策的不確定性中轉向避風港,新加坡可能在2025年迎來更多資本流入,股市有望再度表現優異。他還認為,新加坡股市在2024年的良好表現料將延續至明年,因為它將受益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明年發布的改革計劃。

新興市場

在新興市場方麵,表現較好的包括阿根廷、委內瑞拉、巴基斯坦、斯裏蘭卡、哈薩克斯坦這些國家的股市。整體來看,上述多個股市在今年的上漲部分原因在於該國家經濟基本麵的好轉、或者市場對經濟前景的積極預期。

委內瑞拉

數據顯示,委內瑞拉主要股指IBC指數自2024年以來暴漲逾99%,表現好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今年以來約5.8%的漲幅。盡管仍承受著多項經濟製裁,但委內瑞拉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令人驚喜。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此前公布,2024年委內瑞拉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超過9%,其中商品生產、服務等實體經濟增長明顯。這一積極的經濟增長勢頭為股市的上漲提供了基礎。

委內瑞拉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儲量國家,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但由於缺乏投資與技術,過去幾年的石油生產效率遭到嚴重打擊。不過,隨著國際市場對石油需求的回暖,委內瑞拉也在逐步恢複其石油生產能力。近期,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開始與國際油企達成合作,進行技術升級與生產重啟,這為該國的出口帶來了新的希望。

與此同時,麵對國際製裁,委內瑞拉政府開始采取靈活政策來刺激經濟發展。例如,逐步放寬對私營部門的限製,鼓勵海外投資者的參與。同時,政府也在加大對非油經濟的投資,例如農業和旅遊業。這些政策的實施不僅豐富了經濟結構,還帶來了新的就業機會。而在經曆了長時間的經濟蕭條後,委內瑞拉人民的消費意願逐漸複蘇。隨著市場供應的改善,居民對各類商品的需求上升,推動了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消費者的回歸為經濟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

斯裏蘭卡

數據顯示,斯裏蘭卡主要股指ASPI指數自2024年初以來上漲了近46%,並創下曆史新高。

斯裏蘭卡國內生產製造(GDP)在今年前三個季度的同比增幅分別為5.3%、4.7%、5.5%,其中第三季度的同比增速為2017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2024年前三季度斯裏蘭卡實際GDP同比增長了5.2%,相比之下,2023年全年斯裏蘭卡實際GDP同比下降2.3%,2022年實際GDP則是大幅下降了7.8%。可以看出,斯裏蘭卡經濟走出困境是助推股市上漲的內在原動力。

與此同時,斯裏蘭卡通脹率大幅下降,2024年通脹率預期下調至2%以下,而兩年前斯裏蘭卡的通脹率還高達70%。通脹壓力的緩解有助於減輕央行的緊縮壓力,這有助於經濟增股市表現。

由於供給側條件改善、外部緩衝增強和外匯增加,斯裏蘭卡的經濟前景得到改善。而在全球經濟相對穩定的支撐下,亞洲發展中經濟體增長加速,斯裏蘭卡作為其中一員也受益於這一趨勢。此外,斯裏蘭卡政府實施了一係列經濟政策和改革措施,以促進經濟增長和穩定,這些措施對股市產生了積極影響。

除了自身經濟重現活力之外,斯裏蘭卡股市上漲還受到國際環境的影響。斯裏蘭卡股指ASPI指數自9月以來迅速上漲,若從9月中旬算起,該指數自那以來的上漲幅度超過了47.7%,成為了2024年下半年全球表現最強勁的市場之一。而值得注意的是,9月同時也是美聯儲開啟降息的時間點。

哈薩克斯坦

數據顯示,哈薩克斯坦主要股指KASE指數今年以來上漲超32%,並在12月初時創下曆史新高。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2024年11月報告,哈薩克斯坦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經濟顯著增長,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在年初至九月底實現同比增長4%。尤其是在第三季度,經濟增速達到5.6%,創下疫情以來的季度最高增幅。

哈薩克斯坦經濟複蘇的主要驅動力是公共支出的增加。據數據顯示,政府支出實際增長了5.3%,進一步推動了整體經濟的積極表現。此外,哈薩克斯坦政府在8月的時候預測,2024年經濟將增長6%,高於年初時預測的增長5.3%以上。這一積極的經濟增長預期為股市的上漲提供了堅實基礎。

不過,哈薩克斯坦的通脹水平依然較高。到2024年9月,通脹率有所回落,從此前的9.5%降至8.3%,但仍高於5%的目標水平。食品價格降至5%,非食品商品價格漲幅降至7.6%,而服務價格依舊維持在13.6%的高位,這可能與實際工資的持續增長帶來的成本上升有關。

阿根廷

數據顯示,阿根廷MERVAL指數今年以來漲超179%,漲幅可謂驚人。

分析師普遍認為,阿根廷股市上漲反映出市場對潛在經濟變革和複蘇的樂觀情緒。阿根廷當前經濟顯示出的一係列積極跡象,包括連續11個月實現財政盈餘、消費與投資的回暖、通脹較此前顯著回落。

根據阿根廷統計局數據,該國11月通脹率放緩至2.4%,為2020年7月以來最低水平,較去年12月25.5%的高點已大幅下降。雖然阿根廷過去12個月累計通脹率仍達到166%,但較今年4月近300%的高位大幅放緩。此外,自今年4月以來,阿根廷的薪資增速超過通脹率,且就業增長正在緩慢回升。

數據顯示,阿根廷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3.9%,是自2023年第四季度經濟陷入衰退以來首次實現環比增長,今年第一、第二季度GDP則分別環比下降2.6%和1.7%。今年第三季度阿根廷出口、消費、投資等經濟指標環比均出現明顯增長。然而,阿根廷今年第三季度GDP同比仍下降2.1%,除出口同比出現明顯增長外,消費、投資和進口同比均為下降。從行業來看,隻有農業和能源行業表現較好,建築業、製造業的表現則十分不景氣。

有分析人士指出,阿根廷總統米萊通過貨幣貶值、停止補貼等手段降低通脹,雖然在短期內對價格穩定產生了積極作用,但其本質是一種通過壓縮需求和生產來實現對通脹的控製,政策的緊縮效果直接削弱了居民的購買力、抑製內需,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和經濟副作用,例如貧困率上升、反對政府經濟政策的抗議罷工活動時有發生。

經濟學界當前對阿根廷經濟形勢仍持謹慎態度。摩根大通表示,預計2024年全年阿根廷經濟繼續萎縮,製造業和建築業仍然嚴重低迷,即使2025年實現增長,也隻能使人均GDP恢複到2021年剛剛擺脫新冠疫情時的水平。因此,盡管財政、通脹、貿易等指標開始出現好轉,但阿根廷的經濟並未停止衰退,其內需疲弱、流動性變化以及匯率問題等風險不可忽視。

巴基斯坦

繼2023年上漲54%後,巴基斯坦基準股指KSE 100指數今年以來又上漲了超78%,在年底一度漲至曆史新高。

巴基斯坦股市在今年並未發生外國投資者擔心的“股市泡沫破裂”。巴基斯坦股市的本輪迅猛上漲源自於2023年中期,當時該國拿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30億美元救助避免主權違約。今年9月,IMF又批準了一項70億美元的單獨救助計劃,作為條件,該國需要進行更廣泛的改革。

IMF提出的條件使得股市成為巴基斯坦投資者眼裏的香餑餑。據悉,IMF的條件包括增稅、取消電力、出口部門的補貼,提高能源和燃料價格,以及采用市場化匯率等。這些條件推動巴基斯坦投資者把此前投入匯市、房地產市場的資金轉入股票市場,因為那些市場的投資回報已經大大受限。

巴基斯坦證券經紀人協會副會長Munir Khanani表示,巴基斯坦股市能取得巨大表現的原因,包括匯率的穩定、積極的宏觀經濟前景,以及最重要的一點——指數大藍籌貢獻的驚人回報。舉例而言,士兵肥料公司今年漲幅超過250%,而巴基斯坦國家石油公司在過去3個月裏每個月的漲幅都能達到30%。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央行在12月將關鍵政策利率下調200個基點至13%,這是今年6月以來連續第五次降息。在通脹有所緩解的背景下,巴基斯坦當局正不斷采取措施重振低迷的經濟。這樣的寬鬆趨勢可能會持續到2025年,並給消費者和企業帶來一些喘息之機。

整體而言,2024年,巴基斯坦經濟表現出短期穩定和長期持續脆弱的複雜組合。巴基斯坦經濟在這一年中有了明顯改善,至少在宏觀經濟指標方麵是這樣。盡管2024年出現了一些積極的趨勢,但市場參與者們仍對巴基斯坦的經濟前景持謹慎態度。實體經濟,尤其是農業和製造業仍是改革的重點領域。雖然股市和外部金融穩定有所改善,但要確保可持續增長,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政治穩定、持續的經濟改革和出口多樣化將是應對2025年挑戰的關鍵。如果巴基斯坦能夠在2024年采取的積極措施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未來可能會有一個更有彈性的經濟。不過,政治的不確定性仍然構成重大風險,需要加以解決以確保長期穩定。

總結

在經濟基本麵好轉、或者結合其他因素的推動下,上述股市在今年均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展望2025年全球股市,目前大多數經濟學家持樂觀態度,主要原因包括:全球經濟維持穩健可能會推動全球股市持續走高;美聯儲、歐洲央行等多家央行明年將繼續降息會為全球股市上行提供支撐;科技創新、綠色轉型將持續推動全球股市增長,尤其是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有望繼續成為全球股市中的亮點板塊。

摩根士丹利上個月曾表示,對於2025年的全球股市而言,機遇和挑戰並存。2025年全球經濟穩定可能有利於股票和固定收益市場,但圍繞美國關裞和移民政策的不確定性增加可能危及市場的漲幅。

摩根大通則認為,2025年全球股市可能會在多重因素的交織下迎來一個複雜的局麵,明年全球股市的核心主題將是分化加劇。各大央行政策路徑的分歧、通脹下降速度的不均衡以及技術創新的推進,可能會繼續拉大全球不同地區商業周期的差異。此外,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增加以及各國政府政策議程的演變都將為股票市場的前景增添額外的複雜性。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機構看好2025年新興市場股市的表現。中國銀行認為,受全球經貿格局演變以及自身經濟改革和發展政策的影響,新興市場將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新興市場股市有望獲得較好投資機會。在經濟基本麵支撐下,相對較低的估值顯示各市場有更大的上行空間。與此同時,中國銀行認為,雖然美股短期內仍處於上行通道,但長期增長空間有限,美股整體估值水平偏高可能限製美股長期增長空間;而明年歐洲股市上行動力不足,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function(){ var b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var curProtocol = window.location.protocol.split(':')[0]; if (curProtocol === 'https') { bp.src = 'https://zz.bdstatic.com/linksubmit/push.js'; } else { bp.src = 'http://push.zhanzhang.baidu.com/push.js';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bp, s);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