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股“聖誕老人行情”平淡,2025年需警惕哪些“黑天鵝”?
- 编辑:忘年之交網 - 67歐股“聖誕老人行情”平淡,2025年需警惕哪些“黑天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賴鎮桃 廣州報道
上周,歐洲主要股指終結三周連跌,周線小幅上揚,但聖誕老人給股市帶來的驚喜有限。歐洲STOXX 600指數受醫療保健和金融股上漲帶動,周漲0.99%,歐元區STOXX 50指數周漲0.75%。
受假期影響,歐洲市場交易量低迷,流動性平淡,三大股指上周集體微漲。英國富時100指數周漲0.81%,德國DAX 30指數周漲0.50%,法國CAC 40指數周漲1.11%。
美股的聖誕行情也遇挫折,但今年以來,納指漲幅超30%、標普500漲超25%、道指漲超14%,都為2024年交上了一份不俗的成績單。歐股增長則遠遠落後於美股,歐洲STOXX 600指數今年整體漲幅不到6%,法國CAC 40指數年初至今更是創下-2.33%的負增長。
歐股一片低迷中,哪些板塊有黑馬跑出?本周即將跨入2025年,風險交織依然會是新一年的關鍵詞,但資本市場還需警惕哪些意外事件的發生?
歐股2024:誰在飛漲誰在跌落?
今年6月,歐央行啟動近五年來首次降息,年內四次降息的步伐還要快於美聯儲,流動性寬鬆緩解了歐元區的衰退風險,但仍然難以扭轉疲軟的增長前景,歐股同美股的差距創下近25年來最差。
瑞訊銀行高級分析師總結稱,相比處於反彈和狂熱模式的美國,歐洲大陸目前處於危機模式。
具體看行業板塊,食品飲料和汽車製造可能成為今年歐股的最大拖累。高通脹下,日用品價格大漲,消費者削減開支打擊消費品公司,雀巢股價今年大跌25.06%,達能年漲幅也隻有8.75%。
銀行和保險股則是年初至今表現最好的板塊。一般而言,降息周期並不利好銀行和保險業,但今年歐洲銀行業並購交易的熱潮也點燃了銀行股的熱情,對保險業來說,英國、荷蘭、法國、意大利等國大量養老保險金流入,也在讓保險公司的業績增長強勁。
聚焦個股層麵,彼岸的“美股七巨頭”市值不斷膨脹,七家公司總市值占標普500的比重在2023年底為四分之一,今年還有望攀升至三分之一。但在歐洲,股價暴漲的神話不在科技板塊,而在綠色能源、國防航空和生物醫藥公司。
截至12月底,歐洲上市公司股價漲幅居前的十大公司分別為西門子能源(321.19%)、優時比製藥(143.31%)、挪威軍工巨頭康斯伯格(133.29%)、萊茵金屬(106.48%)、國際航空集團(92.63%)、發動機巨頭羅爾斯ⷧﯼ93.49%)、國民西敏寺銀行(82.02%)、荷蘭生物製藥公司argenx SE(75.36%)、意大利國防公司列奧那多(69.95%)、德國雲服務公司SAP(74.38%)。
有分析師認為,在明年複雜的環境中,適應性是至關重要的。綠色能源、人工智能和國防技術領域的新興機遇可能會推動下一波的贏家。
降息預期動搖,歐債再承壓
上周,股市交易低迷,但債市並不平靜。10年期德債收益率周漲11.1個基點,一度觸及2.40%,為11月18日以來最高水平。30年期德債收益率向上突破2.62%,升至11月14日以來最高位,周漲4.13%。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漲8個基點後小幅回落,目前還在一個月以來最高位。
短期來看,歐債走高主要受美債傳導影響。美聯儲鷹派降息和特朗普通脹風險推動市場重新定價長期通脹和降息前景,美債收益率曲線再度趨陡,10年期美債收益率創半年來新高,與2年期國債收益率差擴大到28基點,接近2022年以來最高水平。10年期美債收益率作為全球無風險收益率,美債收益率上行也對歐債收益率設下更高的價格錨點。
從長期看,市場依然對歐元區長期增長前景感到擔憂。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肖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歐債承壓是歐元區一係列經濟治理赤字的縮影。歐元區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足,受俄烏衝突、特朗普關稅戰等事件影響,歐元區通脹壓力有所抬頭。歐元區經濟增速整體低迷,放大了歐元區債務風險,尤其是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的債務問題,甚至已經在歐央行內部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歐央行甚至在內部報告中坦誠“個別成員國的債務危機有上升的趨勢”。
也在上周六,歐央行鷹派管委的發言,也為明年歐央行的連續降息增添不確定性。歐央行管委Robert Holzmann表示,如果能源價格或歐元進一步貶值帶來的通脹風險成真,歐洲央行可能會考慮在下次降息前等待更長時間。
歐央行行長拉加德上周一的發言則不如之前強硬,她向媒體表示,歐元區已經非常接近實現央行的中期通脹目標。
市場目前依然預計到2025年底將再降息125個基點,但歐央行管委的發言體現出內部在降息節奏上仍存討論。
肖宇認為,歐央行連續降息的概率取決於美聯儲接下來的貨幣政策走向。受歐元區經濟增速疲軟、消費需求不高和趨向老齡化的人口等基本麵影響,歐元區有降息的內生性需求,所以市場普遍預計歐元區明年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是主基調。但這種寬鬆貨幣政策的主基調正在麵臨越來越艱巨的挑戰,主要原因在於歐洲央行的政策訴求可能會與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分化。實際上,由於預期會提前體現在價格端,近期歐元兌美元的走勢,已經說明市場正在對美歐貨幣政策分化進行定價。
“如果美聯儲繼續降息,那麽歐央行既定的降息步伐不會發生大的變化。反之,如果美聯儲拉長降息周期,則歐央行有可能繼續維持當前利率以觀其變。”肖宇說道。
警惕明年“黑天鵝”
預測市場走向總是困難的,即使對分析師來說,“打臉”都是常態。但過去幾年的教訓是,不要排除任何可能性。
不久前,大摩分析師Matthew Hornbach發布最新研報,排出了明年全球資本市場可能出現的十大意外事件。
在市場普遍預期美元走強的當下,大摩卻提出歐美利率趨同、美元大幅貶值的可能性。報告認為,預計明年美國財政赤字有望減少,而德國的財政赤字增大,可能導致美歐利率趨同。
目前,市場普遍對歐元走勢持悲觀態度,紛紛押注歐元跌至和美元平價,但大摩認為,在降息力度強於預期、貿易衝擊不及預期、資金大規模回流的前景下,歐元反倒有望“大放異彩”。
在此之外,大摩在報告中還提及,持續的通脹或將限製英國央行進一步降息的能力,歐央行縮短寬鬆周期將打壓英國金邊債的表現;歐央行的降息舉措以及對波動性的小幅重新定價,可能使歐債10/30年期收益率曲線趨緩。
渣打銀行的Eric Robertsen也提出了一些他認為被市場低估的情景,比如10 年期美債收益率飆升至5.5%、歐元區經濟嚴重衰退迫使歐洲央行將利率降至1% 以下、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至每桶100美元等。
在肖宇看來,明年歐洲市場需要重點關注的是,特朗普是否會對歐盟加征關稅。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天然屬性,但歐盟需要認真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看待與中國的經貿合作。
本周三,歐洲股市將迎元旦休市,本周四歐元區、英國、德國、法國將發布12月PMI 終值,12月PMI 初值顯示,歐元區12月PMI持續收縮,但萎縮幅度低於預期,德國製造業衰退持續,法國製造業PMI創55個月新低,近期對英國經濟增長的擔憂情緒再度上升,PMI依然是觀察經濟複蘇的晴雨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