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委命林彪赴東北找不到人,毛主席:就是啞炮仗,也要冒股白煙
1945年9月,中共代表團赴重慶談判,一直沒談出結果。

蔣介石上下其手,一方麵讓張群張治中白天晚上與中共談判,拖住毛主席,讓他無暇顧及延安。另一方麵將《繳匪手冊》下發軍隊,做好大打準備。同時,電令閻錫山越過平漢和同蒲線,向八路軍控製上黨地區發起進攻,奪回上黨。
張治中有些為難:“怎麽拖?毛澤東和周恩來希望盡快達成和平協議。”
“他們不是希望保留48個師編製嗎?砍掉一半,然後一個師一個師磨…”委員長搞這套很有辦法。

兩人早上6點就來談判了,時間堪稱亙古未有,豈料主席開門見山:
“為盡快達成和平協議,還人民以太平,我們再讓一步,把軍隊縮編為24個師……”
二人傻眼了,還是張群機靈:“那就談部隊駐地……”
八路軍辦事處,周恩來將紀要摔在桌子上“一天一夜了,盡談些邊角料的事,這其中肯定有陰謀……”

毛主席到重慶
主席點了支煙,輕輕吹滅火柴:“蔣介石這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讓林彪別去山東當司令了,直接改道東北,把東北交給這娃娃。讓曾克林帶一部分幹部先去東北,不要帶武器,以免蘇聯人敏感。”
周恩來心有靈犀一點通:“林彪和斯大林熟悉,蘇聯養傷時又和蘇軍紅軍關係好,接收東北時,會起到別人起不到作用。”
延安,劉少奇朱德任弼時聯係不上主席(被纏住談判),心急火燎。9月10日,劉鄧急電,閻錫山4個師向上黨發起進攻,史澤波19軍已攻占6個縣市,林彪卻聯係不上。

林彪在東北指揮戰鬥
劉少奇提議,從華北華中抽100個團幹部、10萬軍隊搶占東北,晉察魯豫軍區和地方部隊奪回上黨。朱德認為,華北華中抽幹血,如果東北打不過國民黨,會顧此失彼。應該調江南新四軍北上,江南隻有8個根據地,兵力薄弱,分散兵力不如運動到華北和東北。
蔣介石也在運籌帷幄,被囚禁的張學良通過宋美齡和宋子文向蔣介石送了座鍾,提醒蔣被判10年時間己到,希望回東北。誰知鍾上時間被釘死在5:30(西安事變兵變時間),退了回來,熊式輝做了東北行轅主任。宋子文氣急敗壞質問蔣介石,蔣介石胸有成竹:
“東北在他手上丟的,如今他回去做接受大員,東北老百姓會怎麽想?”

被囚禁的張學良和趙四小姐
不但林彪還是沒有消息,連向東北運動的楊國夫三個團也失蹤了,山海關李運昌報告,20多艘美艦已向秦皇島靠近。
“怎麽搞的?從濮陽出發到現在音信全無,沿途各軍區派出去搜尋人員也說沒見到,林彪人呢?就是個啞炮仗,也要冒兩股白煙吧?”
主席把煙丟在地上,用腳狠狠踩滅,事態如此緊急,竟聯係不上主帥?

上黨戰役中,我軍攻城部隊
“我們已攻下5城,史澤波主力全部集中在最後的長治。但長治城高溝深,暗堡密布,連日暴雨城牆光滑,我軍爬不上去。劉鄧圍成十幾天一直沒有進展……”周恩來望著主席。
“劉鄧屯兵堅城之下,如果此時國民黨援兵來增援,與史澤波前後夾擊,局麵就被動了。”
主席地圖上畫了一個圓,參謀拿著電報匆匆進來:“彭毓斌部7000餘人向上黨撲來”。“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他又把鉛筆擲在桌子上。

上黨戰役中的劉伯承和鄧小平
“那上黨還打不打?我晉冀魯豫部隊不擅攻堅,裝備也差,整個軍區加起來隻有6門小炮,更棘手是部隊沒有完成集結,這時候打大仗,困難很大……”周恩來說出了所有人想法。
“必須打,這一仗關係國共談判走向,上黨鉗製平漢、同浦兩條鐵路,也是國民黨向東北增兵陸路門戶,直接關係著能否鎖住老蔣調兵北上大門,東北要搶,上黨要打,而且必須打贏。”
望著一雙雙擔心眼神,主席自信道:
“就用圍城打援。兵者虛虛實實,我們兵少,但連下5城,史澤波被圍長治城嚇破了膽子,所以圍城是虛,冀南縱隊和地方部隊佯攻就行。太行太嶽縱隊主力打援吃掉彭琉斌,援兵完蛋了,史澤波會棄城而逃,遊擊隊負責破壞鐵路,阻止國民黨繼續增兵……”

毛主席不愧用兵如神,後麵戰事走向,都在他思路演示中
“校長,民盟張瀾送來請帖,邀您看戲”陳誠畢恭畢敬遞上請帖。
蔣介石怒不可遏:“真是一幫閑人,這時候還風月無邊。”
“毛澤東也去。”
“啊!”蔣介石有些差異。“告訴他們,我去”

重慶大戲院,主席與張瀾等民主派人士談笑風生,不時與蔣介石聊著。
上黨炮火連天,八路軍太行太嶽縱隊輕重機槍噴著火舌,衝鋒號吹響,彭琉斌部不斷潰退,武器輜重丟棄一路。
“咱們點一出《將相和》,蔣公和毛公以為如何?”張瀾想調解國共關係。
“換經典《白蛇傳》吧,蛇精再厲害逃不出雷峰塔。”毛主席屬蛇。
“表老美意,我看《大鬧天宮》最好,猴子吃了仙桃還要踢翻煉丹爐,咱們熱熱鬧鬧的……”
主席爽朗笑著,任你風吹浪打,勝似閑庭漫步。

解放戰爭第1槍,國民黨全軍覆沒,彭琉斌自殺,史澤波被俘。
陳誠匆匆趕來,對著蔣介石不住耳語,蔣介石上臉上演起川劇變臉。
“各位失陪下,我有緊急軍務需要處理,你們盡興”

左張瀾 右二張治中
大戲院春意融融,10萬天兵天將,此時也成為美猴王俘虜。
點評:
八年抗戰,烽火中華,人民遭受太多苦難,延安代表團帶著誠意談判,希望以最大讓步換取和平,蔣介石不予接受。內戰爆發,實際上是蔣“攘外必先安內”思想延續。任何時候,兩手準備,願望不代表結果,我黨正是以這種未雨綢繆精神,打出了一個堂堂亮亮中國。

參考資料:《重慶談判》《毛澤東傳》《紅色中國舊事》《毛澤東》40集
留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