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4 17:31:06 阅读: 34次
#踏青正當時#作為餐桌上的常客,鴨子的魅力不可小覷。全國各地對於它的烹飪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製作工藝往往也帶著鮮明的地域特色。鴨子的吃法也是各有千秋,風味迥異。
曆史悠久的北京烤鴨,皮酥肉嫩,香飄十裏;名聲鵲起的武漢周黑鴨,醇厚不膩,鮮香誘人;耳熟能詳的南京鹽水鴨,肉香四溢,皮肥肉。即便是在福州各區縣的咫尺之間,鴨子的烹飪也各有不同。而在福州永泰清涼鎮有一家用古法製作工藝熏製鴨子的作坊——永泰茶油熏鴨,憑借著肉質鹹香、口感酥脆的熏製鴨肉,贏得了很多食客們的傾心。
作坊老板三十幾年前從另一個鄉嫁到了這裏,學習手藝成了一名鄉間酒席廚師,阿姨做得一手好菜,手藝受到了鄉親們的肯定,成為了鄉裏有名的廚師。
由於永泰自古有吃鴨子的習俗,原來大都的吃法是直接燉煮一鍋鴨湯,有客人來時撈上一把線麵,搭配燉製好的鴨肉鴨湯,這就是對於客人來說得最好禮遇了。
作為一個永泰媳婦的我,一直對這種吃法頗有微詞,鴨湯裏一定放了很多的酒,永泰的特產青紅酒。他們認為這樣子的搭配既去腥又增加了香味,因此成為了最常見的吃法。
永泰人還有一種習俗,他們認為吃雞肉太熱也就太補了會上火,而鴨肉是清熱解毒去火的,所以他們本地人非常熱衷於吃鴨子,尤其是番鴨。愛烏及烏,連鴨蛋也成為了他們的最愛,比雞蛋更受歡迎。去到永泰的大街小鋪,你會發現賣鴨和鴨蛋的店鋪和數量遠大於雞和雞蛋。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於追求單純的營養和降火。人們更注重於鴨肉所帶來的各種味蕾的體驗,於是,熏鴨橫空出事,源於永泰人特別注重不上火的這個原則,茶油被人們用到了熏鴨這個食物上來,給熏鴨增添了別樣風味。
永泰也盛產茶油,把茶油運用到熏鴨上來。可謂一舉多得,不僅增添了永泰熏鴨和別的地方的與眾不同,更是圓了永泰人的既吃了美食又解決了上火這個難題。
不過用茶油熏製真得能降火嗎?這個還真不知道,不過用茶油熏製的熏鴨更香這是肯定的。
在永泰縣的縣城到各自然村,逢年過節,鄉裏鄉親宴請賓客,茶油熏鴨成了酒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作坊老板正是借著自己是廚師這一優勢。在自己家中開始製作茶油熏鴨,而擺酒請客的鄉親們自然就近向她訂購酒席上必備的熏鴨了。得益於這門手藝,作坊老板告訴我們,她過得很滿足,不用出門打工,每個月收入還不錯。
而且隨著作坊老板手藝的越來越精湛,越來越多的人慕名來找她買熏鴨,她也開始在朋友圈賣貨。據老板介紹,她家的鴨子都來自村裏人自己家裏養的鴨子。活鴨買回來後,作坊老板根據每天的訂單做好準備,宰殺放血,燒水脫毛,處理內髒,清洗幹淨後的鴨子一般還剩2.5公斤左右。
隨後將鴨子將被放於砧板上,背向下腹向上,腳翅向內彎曲,使勁下壓成扁形,頭部伸展,這樣的工序是為了讓鴨子在鍋內熬煮時,能更好地入味。
大鍋熬煮期間,作坊老板會在湯裏放入自行配比調好的中草藥,用瓢子反複舀出調製好的鹵汁不斷淋到鴨身上,以去腥提味。
經過大鍋熬煮後,熟了的鴨子放置於熏器內的蒸架上,鍋底用大米打底並加入自製茶油,當柴燒開後,大米和茶油隨這溫度的升高,升騰的霧氣在鍋的上空繚繞,米香和茶油特有的香味將鴨子層層包裹。
據作坊老板介紹,鴨子熏製的時間視鴨子的數量和老嫩程度來決定,熏製過程中對火候的拿捏把控尤其體驗製作人的用心和手藝。
熏製過後的鴨子還需進行最後一道晾曬環節。在風和陽光的作用下,自然風幹,讓鴨子去淨水分,收縮脂肪。製作完成的茶油熏鴨,整體呈蠟棕色,外皮光滑,香氣四溢。咬上一口,酥脆可口,唇齒留香,讓人停不下來。
作坊老板為了適應現代人的口味,隻要你喜歡吃辣的,可以專門製作辣味的熏鴨,按照顧客的不同要求來提前訂製。真得非常不錯,有機會到永泰的朋友一定要去嚐嚐正宗的永泰茶油熏鴨,保證你吃了還想吃。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